主頁 > 熱點專題 > 中國改革論壇 > 2016年中國改革論壇

張占斌:去產能主要是國有企業

時間:2021-07-24 01:03

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主辦的“2016中國改革論壇”于12月4日在北京舉行。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主任張占斌出席并演講。
       他認為,去產能主要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有一些這個問題,但是民營企業在市場化面前,自己會知道該怎么辦,主要是國有企業反映遲鈍,即使產能過剩甚至形成“僵尸企業”也不是從市場中出清,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要下決心通過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減員增效,化解多種歷史包袱,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依法從破產重組和清算,使這些“僵尸企業”退出市場。
       以下為演講實錄:
       聽了上午和下午的發言都深受啟發,特別是下發的發言有很多的思考都跟我的問題非常接近,前一段我參加國務院的督察,到東三省,其中一項內容是關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是考察了東北“去產能”的問題。通過三個省的情況來看,都在努力做,提供了一些數據??偟膩砜催€是存在一些難題,剛才大家也都講了一些。
       回來以后我給國務院寫了一個報告,難題分幾個內容,一是分流職工安置的任務重,資金籌措難。東北國有企業歷史負擔實在是太重。一個“吉煤”需要分流需要3萬人,資金缺口17個億,阜新礦物3萬多人,資金缺口17個億,鞍鋼和龍煤都在上百個億的樣子,巨大的資金缺口影響了“去產能”的進程。
       另外,國企累計欠帳多,債務重組難,歷史上拖欠職工的工資、五險一金、醫療費,拖欠銀行債務等等。比如說吉林煤礦這個集團,累計欠職工4.5億,欠養老金32個億,欠貨款25個億,通鋼欠養老保險4.3個億,還有很多比他還多的。導致接受重組的積極性不高,企業重組就很困難。三是有一些壓產產能,很多都停產了,多少存在頂任務的嫌疑,有一些已經停幾年了,把這個數報上來了。
       從國家統計局的各種數據看,一方面產能在大幅壓縮,一方面產量還在增長,說明有一些壓縮的指標就是閑置產能,或者是已經關閉的產能。四是是價格回升,今年以來鋼鐵煤炭價格回升,又刺激了部分企業增產復產,“去產能”難度加大。我們到一個地方,有一個企業已經列入了“去產能”的名單里面,想辦法弄出來,講一大堆的道理,道理是有道理,一開始以為國家要補的多,后來發現國家補的少,又想撈出來,這里面的問題挺多的。
       有幾個現象。一是說明市場機制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政府干預或者是政府審批,對產能過剩是有密切關系的,總理在簡政放權會上第一次說鋼鐵產能這么過剩,也是你發改委批出來了,也不完全是發改委,但是發改委批產能,也是“功不可沒”。再一個是地方政府面臨穩增長、保就業的難題,雖然說GDP沒有以前那么重要,如何穩增長、穩就業還是很難。再一個,在環保、標準、安全等等方面,在執行上并不是很到位,有的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所以有些產能還能繼續維持。所以,在產能過剩既有周期性的問題,也有結構性的問題,包括鋼鐵,有的地方的鋼鐵缺的很重要,還要從國外進口,高水平的東西還是缺的,低的還是多,但是低端的東西有的市場還很認,情況不一樣,苦樂不均。
       從東北的情況來看,下一步繼續去產能,出路、舉措可能有這么幾點。一是把職工妥善安置好,用好獎補資金和配套資金,到雞西的時候,正好看到煤炭職工從井上上來,穿著埋埋汰汰的,這個工作下一步可能也沒有了,大量的人都是將近50歲的人,40多歲,轉崗就業、再就業壓力非常大。新華社講,每關閉一座鋼爐,就伴隨著哭聲和淚水。不是很容易??偫碓谡畧蟾嬷姓f拿一千億出來,到地方去有的市長跟我說,一千個億看著挺多,分到全國根本不好干什么。所以,下一步可能有一些地方的國有資產的產權適當的要出售一點,有一些地方的國有企業也變現一些,或者是納入社保之列,來解決這個問題。黑龍江省社?;鹨呀洸荒馨磿r發放了,要向中央借200個億,我去的時候打報告說是要借200個億,借不了就借100個億,否則開不了門了。加快企業的債務重組,依法化解去產能企業債務負擔。
       一是協調法院金融部門和債權債務雙方,依法制定可操作性的債務處置方案,再就是想辦法推進市場化的債轉股進程,以市場化為前提,而不是搞完全行政上的拉郎配。三是行政化、市場化、法制化要協同推進,提升“去產能”的治理效率。調查發現,“去產能”由于事情還是有點急,分類也不是很夠,有點層層分指標的味道,有點一刀切的味道,鞍鋼的董事長跟我們講,金融部門聽到了“去產能”的這個信息以后,鞍鋼的各種資金也要往回抽,將近200億的資金在很短的時間要往會抽空。他說沒有辦法,我打電話給銀監會主席,要是這么干下去的話,因為鞍鋼集團也是東北特鋼,就會造成世界性的影響,這個責任誰來負,我董事長干不下去了。
       意思是說,我的鞍鋼還過的去的,不能資金一下子都給抽走,他批評這些小的金融企業,說比兔子跑的還快,把錢還給我吧,說上午還給我,下午再給你打過去,上午還了,下午怎么打電話手機就不開機了,所以說關鍵的時候還是大銀行靠譜一些,這是他的一個說法。要通過行政化、市場化、法治化的協同推進,包括環保、質量、能耗、技術、安全、執法等等,做好長期治理。精準識別,現在講精準脫貧,“去產能”也要精準,利用新的技術、利用市場競爭能力、環保等等倒逼企業“去產能”。
       四是堅定“去產能”的決心,不能動搖,同時要解決好局部地區出現了供給缺口,第一點講的是“去產能”決心不能動搖,也是考慮到國家的整個產能的情況,今年上半年以來的價格回暖也不是一個長期的問題。在“去產能”的過程當中局部地區出現結構性供給偏緊,東北就出現了既要去產能,但是煤還緊缺,后來國家發改委出面召開緊急會,協調東北冬季用煤問題,這個問題可能能解決,但也出現了這些問題,需要有一個考慮。
       五是全面深化改革,把國企“去產能”和國企改革更好的結合起來,去產能主要是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有一些這個問題,但是民營企業在市場化面前自己會知道該怎么辦,主要是國有企業反映遲鈍,即使產能過剩甚至形成“僵尸企業”也不是從市場中出清,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我們要下決心通過國有企業的深化改革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減員增效,化解多種歷史包袱,包括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等等,依法從破產重組和清算,使這些“僵尸企業”退出市場。
       再一個,積極的向“去產能”的一些標桿企業,比如有的企業做的還是可以的,像邯鄲的鋼鐵企業,去年那么困難的情況下還是盈利的5個多億,采取了20年前的成本核算模擬市場成本核算,一直在堅持,用一些新的創新,雖然有困難,但是還有盈利,說明還是有一些好的辦法可以學習,還是走市場化的道路,堅持市場化精神,市場化改革。東北的國有企業才有可能走出一條新路來,全國的“去產能”才能走出一條新路來。
       謝謝。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