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參加由中國體改研究會和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混合所有制論壇”,就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談一些個人體會,與大家探討交流。
黨的十九大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作出重大戰略部署,明確指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新時代國企改革發展的新號召、新要求、新指引,為做好國企改革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建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舉措,也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重要途徑 。
黨的十八大以來,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按照“完善治理、強化激勵、突出主業、提高效率”的總要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穩妥有序扎實推進,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明顯成效。截至目前,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中央企業引進了各類社會資本, 半數以上的國有資本集中在公眾化的上市公司,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在產權層面已與各類資本實現較大范圍的混合。2016年,中央企業集團及下屬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占比達到68.9%,不含參股企業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實收資本達到7.6萬億元。從企業層級看,中國聯通、上海貝爾、華錄集團等3家中央企業是集團層面的混改企業, 二級子企業以下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50%,并逐級提高。從企業類別看,商業一類中央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達到73.6%,商業二類中央企業占比達到62.6%,公益類中央企業占比為31.1%。從行業分布看,房地產、建筑、建材、通信、 礦業等5個行業企業混合程度較高,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分別為88.3%、86.3%、78.3%、77.9% 和76. 8%??偨Y近年來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具體呈現出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混改配套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201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明確了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基本原則、主要途徑,提出了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主要任務和措施,為指導國有企業推進混改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2016年,印發了《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和《中央企業實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有關事項的規定》,為國有企業引入各類社會資本提供了操作指引,明確了中央企業混改的操作流程、方案制定等有關工作要求。
二是重要領域混改試點取得突破。發改委、國資委組織開展了兩批共19家央企混改試點。從企業層級看,央企二級公司10家,三級公司9家。從資產結構看,這些企業資產總額 9400多億元,通過混改將引入各類資本約3000億元。總的看,兩批試點在引入戰略投資者、科學設置股權比例、探索黨組織與公司治理的有機結合、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制度、探索建立有效的內部激勵機制、圍繞主業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別是中國聯通、東航物流等混改試點方案落地實施,改革力度大,市場反映積極,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第三批31家試點企業已經國務院批準,正在按照方案落實。
三是充分運用資本市場推進混改。從2013年至2017年,中央企業及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實施IPO、增發、配股、發行優先股和可轉債等融資事項 247項,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共實施資產重組事項 67項,累計注入資產近 5000億元。截至 2016年底,上市公司的資產總額、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在中央企業“總盤子”中的占比分別達到 63.8%、61.3%和70.9%。積極通過產權市場引入社會資本。2013年以來,有71家中央企業所屬211家子企業通過產權市場轉讓部分股權引入合作者,共成交281宗。同時拓寬直接融資渠道,中央企業通過市場掛牌實現融資827.8億元,其中引入非公資本390.7億元,占比達47.2%。
四是員工持股試點成效初步顯現。中央企業確定了寶武集團所屬歐冶云商、中糧集團所屬中國茶葉等10戶企業作為首批試點企業,試點企業已全部完成首期員工出資入股、企業工商變更或注冊登記。 21個省市共選取126家企業開展試點工作,范圍涵蓋環保、新能源、互聯網、電子信息、農業、旅游服務、制造業等多個行業。雖然員工持股試點實施時間不長,但激勵效果已初步顯現,企業的改革意識明顯增強,員工的創業意識得到激發,吸引和留住人才作用開始顯現,企業發展和經營績效有效提升。
總之,在有關部門和國有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混合所有制改革呈現出步伐加快、領域拓寬的態勢,一些國企混改成效開始顯現,特別是非國有股東的進入,有效牽引了國有企業體制機制轉變,促進了國有企業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加快了內部三項制度改革,企業活力進一步激發,企業競爭力不斷提升。通過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發揮了各類資本的優勢,促進了共贏發展。實踐證明,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部署,總結了以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經驗教訓,抓住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要害,符合企業的發展實際,是行之有效、十分正確的,這也為下一步繼續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混改推進過程中,也有一些值得高度關注的問題。比如,對混合所有制改革認識上還存在一些誤區,存在國企不愿混、民企不敢混、職工不想混的現象;混合所有制企業不同程度存在法人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混合所有制企業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面臨新情況和新問題等等,都需要我們在探索中不斷改進工作。
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大論斷,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具有全方位、深層次、根本性的影響。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必須緊緊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做好“深化深入” 的文章。一是牢牢把握混改方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根本目的是促進國有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促進各種所有制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要堅持宜獨則獨、宜控則控、宜參則參,要嚴格按程序操作,公開公正透明,堅決守住國有資產不流失的紅線。二是分層分類推進混改。積極推進主業處于充分競爭行業和領域的商業類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探索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引導子公司層面改革的同時探索在集團公司層面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著力推動國企民企共贏發展。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力量。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就是要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技術、人才、管理等優勢,充分發揮民營企業靈活的市場機制,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夯實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基礎。四是推動混改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建立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和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是國有企業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永續發展、基業常青的源泉。要通過混改,引入積極股東,有效落實董事會職權,推進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激發國有企業的內生活力。五是加強混改企業黨建工作。堅持黨的建設與企業改革同步謀劃、同步開展,根據企業組織形式變化,同步設置或調整黨的組織,理順黨組織隸屬關系,探索適應混改企業的黨建工作機制,確保黨組織有效融入公司治理,確保黨組織和其他治理主體協調運作、有效制衡。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提出的明確任務和新的更高要求,關鍵是在黨的堅強領導下,充分發揚改革開放40年來,幾代國企國資人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滴水穿石、鐵杵磨針的韌勁,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政策落實、落實、再落實,推動國有企業率先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