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地方改革

奮楫前行立潮頭——2022年江西全面深化改革綜述

時間:2023-04-11 14:36 來源:江西新聞

  時光如潮,大道如砥。已經過去的2022年,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態勢風生水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成效激蕩人心。

  這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十四五”規劃深入實施。省委、省政府始終保持改革的定力和韌勁,大力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行動,更加注重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更加注重改革探索和推廣,更加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挑戰,江西改革勇闖深水區奮楫前行。

  這是乘風破浪的一年。我省充分發揮改革先導和突破作用,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體制改革縱深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步履鏗鏘……一個個改革品牌更加響亮,一件件為民實事溫暖人心,一項項務實舉措落地生根,銘刻著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實足跡。

  涉險灘、闖激流,我省全面深化改革正以快馬加鞭未下鞍的氣勢,多點突破、精準發力,激蕩起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的澎湃動力。

  實干奮進謀改革

  發展出題目,改革做文章。我省找準新形勢下改革和發展的結合點,梳理改革攻堅的突破點,促進改革和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去年2月24日,省委深改委召開年度首次會議,要求全省上下煥發改革再出發的昂揚斗志,樹立改革重實效的鮮明導向,以務實之策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行動。

  這一年,省委深改委堅定不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的目標要求,以迎接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為主線,嚴格對標黨中央重大改革決策部署,與中央改革決策同向發力、同頻共振,把江西的改革放到全國改革大局中去審視、謀劃和推進。省委深改委成員深耕自己的“責任田”,抓改革促落實,領銜推進的18項重大改革事項全部結項,示范帶頭作用不斷彰顯。

  這一年,省委深改委瞄準制約江西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堵點痛點,大力實施全面深化改革攻堅行動,推出“1+10+N”政策體系,不斷提高改革的精準化、精細化水平,以釘釘子精神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環緊著一環扣、一錘接著一錘敲、一步接著一步走,圓滿完成“一年全面鋪開”的工作目標,全面完成年初部署的233項重點改革任務,有效推動改革更好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這一年,省委深改委切實履行黨委議事協調機構職責,加強對全省改革工作的領導,全年召開省委深改委會議5次,審議通過科技體制、國資國企、鄉村振興、民生保障、社會治理、人才發展、文化體制等領域21個改革文件和方案。健全省委深改委會議聽取各地各部門抓改革情況匯報、重大改革事項或試點工作匯報制度,完善改革任務“四本賬”動態調度督辦機制,修訂實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考核辦法,連續7年開展省直單位和市縣改革工作考評,形成抓改革落實的機制聚合效應,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攻堅突破促改革

  一份份實施方案相繼出爐、一項項改革舉措陸續出臺……我省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攻堅克難,全面深化改革攻堅行動以破竹之勢向縱深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亮點紛呈。

  經濟體制改革激發新動能。高位推動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在全國率先推行準入準營“一照通辦”改革,“贛服通”5.0版、“贛政通”2.0版和“惠企通”上線運行,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基本實現“掌上辦”,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財稅金融改革穩步推進,全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經營主體發展活力進一步激發。

  科教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新招”頻出。圍繞14個重點產業鏈布局組建24個科技創新聯合體,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有機銜接。全國“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智慧教育平臺整省試點有力推進。創新開展黨委(黨組)書記領銜人才工作改革項目,推動“一把手”抓“第一資源”,人才發展活力加快釋放。

  農業農村體制改革邁出新步伐。鞏固拓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積極推進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啟動全省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和規范管理三年行動,形成“4+17+N”的“宅改”推進格局。推進鷹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和6個省級試驗區建設,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持續健全。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實現新突破。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全面深化,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加快形成,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建設全域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以及碳達峰實施方案在全國率先出臺,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持續完善,我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中部一流。

  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和紀檢體制改革展示新氣象。健全黨組織領導的鄉村治理體系,完善城市基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機制,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制度化,完成全省統一的綜合考核體系改革,完善政治監督具體化、常態化機制,健全一體推進“三不腐”機制,完善巡視巡察上下聯動工作格局,持續構建更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態。

  深化民主法制領域改革,著力推動人大制度與時俱進,大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統戰制度改革“畫好最大同心圓”,文化體制改革不斷增強贛鄱文化軟實力,政法領域改革推進更高水平的法治江西平安江西……

  治痼疾、除藩籬,全面深化改革闖關奪隘、攻城拔寨。大氣磅礴的改革藍圖正一步步轉化為提升治理效能的生動實踐。

  百舸爭渡競改革

  百舸爭渡,躍浪爭先。全省11個設區市和贛江新區及100個縣(市、區)以舍我其誰的擔當,在敢想敢闖敢干中向一流水平發力、向制度集成聚力,以“一馬當先”的改革勇氣匯聚成全省“萬馬奔騰”的改革氣勢。

  省委深改委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爭試點、謀改革、勇創新的積極性主動性,旗幟鮮明支持各級干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激勵各級領導干部爭當改革實干家和促進派,營造擔當實干、奮勇爭先的濃厚改革氛圍。

  上饒市扎實推進自然人全生命周期十件事集成改革,以十件“人生大事”作為高頻民生事項辦理的突破口和著力點,將“一件事一次辦”辦到群眾心坎上。新余市探索實施“民生集成”改革,圍繞“民生七有”,著眼補齊民生鏈、編織民生網,推動改革由單項突破轉向整體提升、由“碎片化”實施轉向“系統化”集成。景德鎮市探索推進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改革,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臺。

  石城縣深化移風易俗改革,推動“請客不收禮、節儉辦宴席”蔚然成風。南昌市西湖區探索實施“幸福圓桌會”促進基層治理改革,繪就基層治理“同心圓”。吉安市吉州區探索推進“一格八員、一網三色”市域社會治理改革,實現網格治理服務精細化、智能化、專業化,打通社會治理“最后一米”。景德鎮市珠山區探索“夜珠山”文旅消費帶發展模式,為全域發展夜間文化和旅游經濟、促進消費復蘇、提升城市活力探索成功路徑。

  迎著難點上,向著深處改。一個個勇毅探索的改革先招,展現了全省上下久久為功的改革韌勁、善作善成的實干能力。2022年,在鼓勵基層探索創新、推廣改革經驗做法的制度框架下,全省共推出市縣探索項目112個、省直單位推廣項目33個,改革創新活力迸發。

  以人為本推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征程中,人民始終是最核心的關鍵詞。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改革進行到底。我省鍥而不舍將社會民生領域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強攻人民所盼的改革,打出了一套暖人心、惠民生的組合拳,催生出全民共享的改革“紅包”。

  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民生成績單:就業、托幼、上學、醫療、養老、停車、如廁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塊塊“硬骨頭”被啃下,一個個“老大難”問題被化解。隨著改革重錘聲聲落地,人民群眾獲得更加實惠的公共服務,感受越來越多“穩穩的幸福”。

  鷹潭小楊夫婦的工資單就記錄下這份幸福。缺乏本地就業信息,夫婦倆不得不外出務工返鄉,這一信息被我省去年上線的“農民工地圖”就業服務系統成功抓取。在當地就業部門幫扶下,小楊夫婦在貴溪經開區找到了新工作,月收入均超5000元。

  改革,鋪成就業幸福路。我省主動打出“1+4”穩就業政策組合拳,全面啟動農民工大數據平臺建設,為1300萬余名農民工建檔立卡,實現有就業能力、就業意愿但未就業的脫貧勞動力和監測對象動態清零。

  “鄉村振興要搞好,醫保參與不可少;今年繳費三百五,把你一年幸福保……”家住井岡山腳下的一名老鄉把最新的醫保政策融入當地山歌曲調。因身患多發性疾病,這名老鄉2022年先后住院9次,總治療費用10.15萬元。得益于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三道“保障線”,她總共報銷費用9.34萬元,報銷比例高達92.02%。

  改革,改出健康新生活。我省健全省市縣鄉村五級經辦服務體系,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上線運行智慧醫保“村村通”工程,讓老百姓“足不出村”就能辦理16項醫保事項。

  白墻、灰瓦、馬頭墻……這棟風格鮮明的建筑,是新余市渝水區姚圩鎮凌溪村新升級改造的“頤養之家”,庭院內餐廳、娛樂室、書屋、診療室一應俱全。“要建就建最好的‘家’!”村“兩委”引導黨員、干部、志愿者、鄉賢等共同參與建設,探索“黨建+鄉賢+頤養之家”新模式,將居家養老、就近養老的夢想照進老人生活現實。

  改革,織密養老保障網。全省推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提升行動,贛州、撫州、新余入選國家試點,公辦養老機構服務職能轉變和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醫療衛生機構適老化實現轉型升級,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覆蓋86%的行政村。

  …………

  時代催人奮進。今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滿懷豪情的贛鄱兒女,將在新時代新征程的改革大潮中劈波斬浪、勇立潮頭,不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江西拓展新空間、創造新優勢、增添新動能。?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