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數字經濟

聚焦關鍵技術 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時間:2023-03-13 14:47 來源:中宏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數字經濟”和“元宇宙”等相關提案和討論層出不窮,頗具熱度。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錢鋒帶來了關于加快推進流程制造轉型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的提案。錢鋒說,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提升流程制造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必須聚焦突破工業智能、工業元宇宙等數字化轉型發展關鍵技術,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大力推動流程制造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打造流程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新格局。全國政協委員史可談到元宇宙產業發展問題時表示,“元宇宙需要探索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增強技術支持能力,這樣才能為產業提供更好服務,滿足不同產業需求。”

  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

  “空間延伸、時間延伸、價值延伸,元宇宙是構建在新型基礎設施之上,實現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時空融合的新一代互聯網應用和社會生態。”北京工業大學元宇宙云圖智能研究院副院長、《元宇宙工程》作者高澤龍接受本網專訪時指出,目前以“虛擬在線世界”為特征的互聯網是數字經濟的第一階段,即互聯網對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革命性變化;深入到數字經濟發展的第二個階段,虛擬和現實日漸融合,生活重心不斷地向虛擬世界轉移,人們希望“在線”的世界更真實,需要進入一個更智能的數字空間開展更多探索。虛擬與現實的不斷融合,新技術的不斷發展必將孕育出下一代互聯網的新元素、新業態、新趨勢。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簡稱《規劃》)?!兑巹潯分赋?,建設數字中國是數字時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構筑國家競爭新優勢的有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陜西數字鄉村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鴻接受本網專訪時指出,數字經濟是數字技術推動的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態,是全球要素資源重組、經濟結構重塑、競爭格局改變的關鍵力量,已成為世界各國搶抓發展新機遇、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焦點,更是穩定經濟,推動經濟轉型的最強勁動力。

  高澤龍指出,《規劃》中的第二條“打通數字基礎設施大動脈”。元宇宙講究的是融合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XR、數字孿生、高速網絡、物聯網、大數據等諸多技術,這對于打通數字基礎設施有推動作用,多項技術的融合應用和共同集成,將實現更高效、更便捷的應用。

  “《規劃》中的第三條指出‘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元宇宙是數字化浪潮下的新發現,代表了人們對數字化轉型的長期愿景,這將是一個長期的發展過程,數字經濟將是實現元宇宙價值的主體。”高澤龍指出,元宇宙的主要特征包括“身臨其境”“沉浸式體驗”,《規劃》第三條指出“發展高效協同的數字政務”,如果能讓百姓在虛擬辦事大廳中,像現實中一樣“面對面溝通”,那么數字政務將進入更高階段。

  張鴻指出,《規劃》提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

  “按照《規劃》中數字基礎設施高效聯通的要求,持續推進發展數字新基建。”張鴻指出,通過加大對5G、新一代互聯網、物聯網等重點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大數據中心的建設,有序推進數字賦能交通、醫療、物流等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升級,為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產業設施和技術基礎,打好高質量發展的數字基建賦能大底座。

  張鴻告訴記者,按照《規劃》中政務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明顯提升的要求,有序推進數字治理。要積極探索建立與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相適應的數字治理方式,制定更加靈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創新數字治理模式。一方面積極建設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府,優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打造“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新樣板。另一方面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5G、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在治理領域的推廣應用,提升治理的精準性、協調性和有效性。還要完善政府、平臺、企業、行業組織和社會公眾多元參與、有效協同的數字化治理新格局。

  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

  “按照《規劃》中數字經濟發展質量效益大幅增強的要求,加快推動數字產業發展。”張鴻認為,通過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一方面聚焦發展重點,培育壯大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著力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北斗導航、衛星互聯網等新興數字產業,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競爭力,打造數字經濟產業新優勢。另一方面要準確把握數字化轉型發展方向。立足不同產業特點和差異化需求,實施“上云用數賦智”行動,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數字化轉型,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規劃》提出‘要強化數字中國關鍵能力’。在XR領域,至關重要的菲涅爾透鏡、Pancake模組、AR光學器件、AR-HUD、MEMS傳感器等,我國已經具備全球領先技術水平。當然,在其它的少部分領域,我們與國外尚有差距,需要我們迎頭趕上。”高澤龍告訴記者,工業和信息化部明確提出,前瞻布局人形機器人、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全面推進6G技術研發,可見元宇宙在未來數字經濟發展中非常重要,元宇宙在貫徹落實《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過程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

  “按照《規劃》中數據資源規模和質量加快提升,數據要素價值有效釋放的規劃的要求,逐步實現數據資產化。”張鴻指出,要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在采集、存儲、應用和開發等方面的安全防護。建立健全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完善行業數據安全管理政策。開展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數據資產評價與估值、數據資產確權、流通與安全機制。構建安全可信的數據資源體系,對數據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核,對數據生產加工服務主體、數據流通過程、數據流通應用規則開展審核及登記認證,以期逐步實現數據資產化。

  高澤龍說,《規劃》中“筑牢可信可控的數字安全屏障”。目前,整體上國際社會對元宇宙出臺科技監管法規不多,存在一定的監管盲區,我們應該深入研究“元宇宙”的法律屬性、參與“元宇宙”活動各主體的法律地位及權利與義務的法治探索,重點關注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為“元宇宙”國際治理提供中國方案。建議提前布局元宇宙的治理規則,確保在其建立伊始便樹立正確的發展原則,從經濟活動、信息安全、倫理道德、國際協同這四個方面加強對元宇宙的監管。

  “按照《規劃》中數字文化建設躍上新臺階,數字社會精準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顯著成效的要求,加快推動數字鄉村建設。”張鴻指出,數字鄉村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和數字中國的建設內容,要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行動,以數字化賦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

  “發展數字鄉村建設當前要抓好三個融合、把握三個方向、突出三個重點。”張鴻強調,數字鄉村的建設,是如何利用低成本、少投入構建綠色生態的美麗鄉村。數商興農要落到農民身上,通過一系列的服務業來提高農民的數字素養和各種技能,提高農民的收入。三個融合是三產融合、城鄉融合、數實融合。三個方向是:數字鄉村、數字農業、數商興農。三個重點是: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

  “《規劃》中‘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也可以使用元宇宙實現。”高澤龍告訴記者,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很多非遺技藝、傳統文化、博物館已經使用元宇宙相關的技術。兔年春晚,舞臺采用了星光XR技術方案,短時間內便可將演出嘉賓與山水書卷虛擬情境融合,將后期制作工作前置化,渲染輸出成果,不僅減少了制作成本、提高了制作效率,也造就了美輪美奐的舞臺場景。同時,以故宮博物院藏品《三希堂記意圖》為靈感的情景舞蹈表演《醉墨淋漓》用AR技術復現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書法名作。這些都有助于打造自信繁榮的數字文化。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