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會組織召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問題研究”專家座談會。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研究新時代新程征新形勢下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的有關問題。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上合示范區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委員趙艾出席并發表意見。座談會由中白工業園前首席執行官、招商局集團公司原副總裁、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一帶一路”創新發展研究首席專家、上合示范區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胡政主持。
趙艾在座談會上談到,黨的二十大開啟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的新征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2022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今年全國兩會上,深化改革開放,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依然是主要議題之一。在2022年9月16日舉辦的上海合作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重要演講中指出,上海合作組織發展要把握時代潮流,加強團結合作,共創美好未來。根據這些新的精神,在新形勢下考慮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的發展問題,必須把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構建好“一帶一路”合作新平臺,深化務實合作作為重要研究內容。
趙艾講到,深化務實合作,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要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理念貫穿到推動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鞏固已經開展的互聯互通合作基礎,深入推進國際物流、現代貿易、雙向投資、商旅文化交流等領域合作,拓展新的合作空間,與上合組織國家各地方間構筑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不斷增強國際經貿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趙艾講到,深化務實合作,要融入高水平開放全局。新形勢下,我國在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前提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開放從商品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對接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形成了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開放新格局。推動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要在制度對接、搭建平臺、創新模式、匯聚產業、做強主體等方面下功夫。扎實下好制度型開放這盤棋,深度融入國家高水平開放全局,推動構建與上合組織國家各地方間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新體系。
趙艾講到,深化務實合作,要以體制機制改革為根本推動力。推動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還是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更好激發市場主體參與的活力;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充分發揮市場在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當然也要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更有效的“放管服”改革,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有效解決政策賦能、上下聯動、上合元素、集聚主體等方面的問題,形成上下貫通、多向互動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管理與運行格局。
趙艾講到,深化務實合作,要注意加強安全保障,扎牢風險防控網絡。面對國際上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以及全球疫情影響、極端氣候變化特別是烏克蘭局勢等一系列不確定、不穩定因素的挑戰,考慮到國內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特別是經濟下行壓力等諸多問題與困難的影響,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遇到了可以說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深化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與發展,需要安全作為重要問題,保持戰略定力,抓好戰略機遇,統籌發展和安全、統籌國內和國際、統籌合作和斗爭、統籌存量和增量、統籌整體和重點,趨利避害,規避風險,于變局、亂局中積極進取,開出新局、勝局。
與會專家圍繞座談會主題,從不同角度發表了觀點,交流了看法。也就新形勢下推動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建設與發展,上合示范區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有關問題進行了研究。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物流與供應鏈管理研究所所長王國文,中國國際貿易學會前會長王俊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歐洲與歐亞研究所所長劉華芹,甬興證券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許維鴻,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趙會榮,俄羅斯莫斯科律師事務所GRAD合伙人金樹,華和國際商務咨詢機構創始人劉傳武等上合示范區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我會學術秘書、科研部主任南儲鑫,科研部、外聯部有關同志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