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中國改革論壇 > 2018年中國改革論壇

我會成功舉辦第十六屆中國改革論壇

時間:2021-07-24 01:03

      11月2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簡稱“中國體改研究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改革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研討會暨第十六屆中國改革論壇”,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地方發展改革委、中國體改研究會、國內高校、科研機構、新聞媒體共300余人參加了會議。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連維良出席論壇并致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做了題為“總結經驗再出發  改革永遠在路上”的主旨演講,會議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主持。

      中國體改研究會會長彭森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誕生在改革開放之初,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是國內成立最早、在改革理論和實踐總結方面有重要影響的改革智庫。成立35年來,我會始終高舉改革的旗幟,站在改革開放的前沿,團結社會各方面的專家學者,聯系政府相關部門,為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做了大量的開拓性工作,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了許多富有前瞻性的、有價值的建議。

      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體改研究會系統分析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市場體系,推動了現代市場經濟基本制度和宏觀經濟學在中國的傳播。1984年9月,中國體改研究會明確提出“商品經濟與計劃經濟不是對立的”“社會主義商品經濟是適應改革要求,在理論上的關鍵性突破”。1985年中國體改研究會與社科院、世界銀行聯合召開“宏觀經濟管理國際研討會”(巴山輪會議),總結提出“宏觀間接調控”概念,并進一步提出“國家調控市場,市場引導企業”,被黨的十三大報告接受和使用。90年代初,中國體改研究會提出“計劃與市場是配置資源、調節經濟的兩種手段和形式,是社會化大生產的內在要求,不是劃分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標志”,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造理論和輿論基礎。進入21世紀,中國體改研究會圍繞“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的體制基礎”,從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關系,進一步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為改革建言獻策,得到中央領導肯定。

      彭森會長表示,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九大召開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中國的改革開放也進入一個砥礪奮進的新時期。中國體改研究會根據新形勢的變化,不斷探索、求真務實,取得了一系列較有影響的研究成果。2013-2018年,中國體改研究會共完成研究課題245項;出版了《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十八大以來經濟體制改革進展報告》《見證重大改革決策——改革親歷者口述歷史》等大批研究成果;組織一年一度的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脈搏;連續舉辦15屆中國改革論壇,直面改革中的問題和挑戰,凝聚共識,傳遞改革開放的正能量;高度重視輿論宣傳陣地,連續25年編纂出版《中國改革年鑒》,《改革內參》電子版進入國務院內部辦公網站,近年來高層領導對《改革內參》批示次數大幅增加。中國體改研究會的同志們一直活躍在體改工作的前線,40年來,一批又一批的改革者解放思想,牢記使命和歷史責任,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準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脈搏,堅持向中央建言,為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貢獻。

      彭森會長還介紹了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聯合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高端改革智庫,共同開展十八大以來經濟體制改革進展研究。該研究系統回顧改革進展,總結經驗教訓,提出關于全面深化經濟改革的十條政策建議。包括:(一)以深化重要領域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為突破口,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發展與結構優化;(二)以要素市場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為重點,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公共服務均衡配置和城鄉一體化發展;(三)以價格體制和盈利模式改革為突破口,加快壟斷行業改革;(四)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服務實體經濟為重點,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五)以優化政府機構層級和企業營商環境為切入點,推動政府職能轉變;(六)以政府間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為重點,打造普惠民生的公共財政體制;(七)以金融深化和國際化發展為改革取向,有效防范區域性、系統性及輸入性金融風險;(八)以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重點,推動民生社會體制改革;(九)以空氣、水體、土壤等環境治理為出發點,推進生態文明體制建設;(十)以投資貿易便利化和經濟全球化為指向,創造內外部經濟平衡發展的體制環境。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名譽會長高尚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培勇,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樊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社科聯主席王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所副所長張文魁等專家學者,分別就民營企業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網絡與數字時代的改革與開放,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轉軌經濟學,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點與難點等議題發表演講。  

      在下午的第十六屆中國改革分論壇上,專家學者分別圍繞民生、金融主題研討交流新時代經濟體制改革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民生分論壇,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長常鐵威,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執行院長李實,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王德培,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學部主任周弘,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莫榮,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傅衛,圍繞新時代收入分配宏觀政策,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未來社會保障的挑戰與改革,當前就業新特點和改革前瞻,改革構建優質高效衛生服務體系等議題,展開深入交流。在經濟金融分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原巡視員魏加寧,中國工商銀行原行長楊凱生,中國建設銀行原監事長、黨委副書記謝渡揚, 沈陽機床集團董事長關錫友等,圍繞新形勢下的中國金融發展策略,金融體制改革與金融風險防范,企業融資難,市場化債轉股推進中的難點,沈陽機床市場化、法制化“債轉股”的成果與建議等問題,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第16屆中國改革論壇

 

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連維良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彭森

國家發展改革委秘書長叢亮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原名譽會長高尚全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