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領域改革

楊偉民: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時間:2023-02-07 14:24 來源:清華PPP研究中心 作者:楊偉民

  各位嘉賓、各位專家大家好!非常榮幸參加第七屆中國PPP論壇,主辦方讓我解讀下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下面我就以《大力提振市場信心 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為題目談點學習體會。談不上解讀,只是我個人的一些認識和理解,供大家參考。

  第一,關于經濟形勢。

  應該說今年我國經濟運行困難較大,經濟運行比較艱難。前三季度經濟增速是3%。從10月、11月的數據來看,主要經濟指標又有所下行,全年的經濟增速將滑出合理區間。從疫情三年的情況來看,三年平均增速可能在4.5%左右。這樣的增速,相對于其他國家可能還是高的,但是相比我國過去的增速和潛在增長率是低的。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我們不能滿足于經濟增長高于其他發達國家,必須要高出一定幅度。否則,難以完成到2035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人均GDP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

  疫情三年來,我國經濟運行始終處在疫情沖擊恢復、再沖擊、再恢復循環中。疫情雖然屬于外在沖擊,但持續下去很容易演變成經濟的“內傷”,損害經濟發展后勁,傷害經濟內生韌性,經濟恢復的時間就會拉長。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高度重視明年的經濟增長問題,要求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實現經濟形勢的總體好轉是有條件的。雖然疫情沖擊很大,但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的基本面。隨著疫情防控的優化,在市場信心這一關鍵點上加大政策力度,特別是加大改革開放力度,明年的經濟增長有望重回合理區間,經濟形勢有望總體好轉。

  第二,關于“六個堅持”。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般會對當年經濟工作作出一些經驗概括,提煉一些規律性新認識。這些,既是對當年經濟工作的總結,也是對下一年經濟工作的思想上指引。2019年和2021年都總結了“四個必須”,今年總結了“六個堅持”。我認為,“六個堅持”體現了習近平經濟思想,同二十大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對做好明年以及今后的經濟工作具有鮮明的指導意義。

  第一個堅持,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這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制度保障。這就要求在經濟形勢的判斷上、在經濟工作的總體部署上要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團結各方面力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奮斗。

  第二個堅持,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就是要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辯證地看待高質量發展的質與量的關系。在高質量發展階段,并不是速度就不重要了,高質量發展是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第三個堅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實事求是、尊重規律、系統觀念、底線思維,把實踐作為檢驗各項政策和工作成效的標準。這是針對經濟治理當中存在的一些脫離實際、一刀切、層層加碼、系統目標碎片化、單向工作絕對化、重形式不重結果等問題提出來的,本質是要求堅持系統觀念,把握好多目標的平衡,完善經濟治理,改進治理方式。

  第四個堅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堅持“兩個毫不動搖”。這是針對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對我國是否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時不時冒出來的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共同富裕是殺富濟貧”等一些不正確議論提出來的。對這些不正確議論必須亮明態度,及時“亮劍”。

  第五個堅持,堅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這是再次向國際社會宣告,在百年大變局面前,在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的新階段,中國對外開放大門不會關,也不能關,而且還要進一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的大門。

  第六個堅持,堅持推動經濟發展在法治軌道上運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企業要依法經營,政府要依法治理、依法監管、依法處罰,要正確處理依法干預與依文件行事的關系。

  第三,關于總體要求。

  明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與去年相比有幾處變化,有一些是新增加的,有一些是替代了過去的一些提法,有如下幾條。

  一是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是根據二十大精神提出來的。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明年又是關鍵五年的關鍵一年。

  二是大力提振市場信心,這是過去沒有過的。信心不足是行動的大敵,市場經濟是信心經濟。14億人民有信心,1.5億市場主體有良好預期,經濟形勢就能根本好轉。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提振市場信心,不僅提出了綜合性的施政方針,還針對民企、外企、居民等市場主體以及房地產、平臺經濟等預期較差的領域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政策措施,這些都是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的。

  三是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這是未來五年宏觀政策的總基調。宏觀政策的總基調將不再是單純的擴大內需,也不再是單純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各項政策特別是財政、貨幣政策要在擴大內需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上精準發力、加大力度。

  四是強調了“三穩”,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三穩”是宏觀調控的三大目標,宏觀調控一共有四大目標。“三穩”也是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主要標志,“三穩”做好了,過去說的“六穩”自然也就穩了。目標簡單明了,政策就可以更好地聚焦。

  第四,關于宏觀政策。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今年的財政赤字率是2.8%,應對今年的經濟形勢是有點力不從心的,所以明年財政政策的力度將會進一步加大。同時提出要運用貼息手段,意味著明年財政支出的一部分將用于投資項目貼息,發揮政府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功效,帶動社會投資和民間投資,這樣可以放大投資規模,更有效地拉動經濟增長,這也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財政赤字、專項債、貼息這三個政策工具要組合好,更好地、更多地用到宏觀政策的主基調上,就是擴大內需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結合點。同時財政政策在加大對經濟發展支持力度的同時,也要考慮財力的可持續性。目前地方債特別是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壓力已經很大,還是要控制地方隱性債。今年地方特別是市縣財政壓力很大,明年中央將繼續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推動財力下沉到地方特別是到基層,來保障基層的正常運轉。

  關于貨幣政策,今年M2和社會融資增速高于名義GDP增速,貨幣政策應該說是比較寬松的。但是問題是企業和居民因需求收縮、預期不好而不愿意貸款。目前物價上漲的壓力有所緩解,明年的貨幣政策就可以保持比較寬松的環境,一心一意來支持穩增長、穩就業。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精準就是要用到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上,有力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上加大力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了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同時,我覺得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特別是明年居民消費、房地產、民營經濟、數字經濟包括平臺經濟、碳達峰碳中和等也是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點,也應該成為貨幣和金融政策助力經濟發展的著力點。

  第五,關于“六個統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專門提出了“六個統籌”,這屬于經濟工作方法論的范疇。這“六個統籌”,除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個統籌是短期的外,其他的“五個統籌”都是涉及長遠的,需要年年統籌、長期統籌的重大關系。在年度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說明方法方式問題,當前已經十分緊迫。

  當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有些就是由于方式方法不當帶來的。因為目標任務確定以后,方式方法就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方向對、方法錯,結果可能還是錯的。

  第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近期疫情的防控措施優化掃清了未來發展的最大制約,但根據國外情況來看,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全面恢復正常的生產生活。

  第二,統籌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高質量發展是質量與數量的統一,有量無質不是高質量發展,沒有量的增長質就沒有了載體,也就談不上高質量發展。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是不重視速度,而是在提高質的同時保持量的合理增長。

  第三,統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需。2008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時候,我國明確實施了擴大內需政策,但經過一段時間以后,擴大內需政策的邊際效果遞減。2015年黨中央及時調整了宏觀政策主基調或者說方向,從擴大內需轉向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我們既面臨著供給沖擊也面臨著需求收縮,但主要矛盾是需求收縮,沒有需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會失去動力。明年宏觀要找準兩者的結合點精準發力,加大力度。

  第四,統籌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近幾年非經濟政策對經濟的擾動較多,對預期的影響較大。所以各項政策的制定實施都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增強全局觀,保持各項政策之間的一致性。收縮性的政策、影響預期的政策要少出不出。

  第五,統籌國內與國際循環。我國的經濟是以國內循環為主體,但是國內大循環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國內國際循環相互依賴、相互促進的大循環。所以構建新發展格局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國內大循環、內循環。

  第六,統籌當前和長遠。我個人覺得主要是要防止三種傾向。一是防止短期政策給長遠發展留下后遺癥?,F在的緊迫任務是穩增長,需要加大政策力度,但也要把握好政策的度,防止用力過度可能帶來的風險隱患,所以中央要求財政要可持續,貨幣不可大水漫灌。二是防止長期任務短期化。實現長遠目標和任務要久久為功,年年努力,不能都打成攻堅戰、殲滅戰。所以不能動輒要求某項任務限期完成,完不成就問責,這樣很容易帶來長期目標短期化問題。三是防止長期任務短期不努力。長遠問題、長期任務要打持久戰,但持久戰總是要打的,要通過一個一個的短期去干。不能因為長期問題就束之高閣,一屆一屆地擊鼓傳花。

  第六,關于重點任務。

  當前影響經濟發展的關鍵點是居民消費、房地產、平臺經濟、民營經濟。這四個關鍵點也是明年經濟形勢能不能總體好轉的關鍵。所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這四個方面都進行了重點部署,并有望出臺具體的政策措施加以落實。

  一是對居民消費,要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首先要多渠道提高城鄉居民收入,重點支持居民的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老服務等消費領域。

  二是對平臺經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不僅高度關注,而且賦予了新功能。不僅支持平臺企業發揮引領發展的作用,還要求平臺企業要在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所以明年有望完成對部分平臺企業的專項整改,進入“常態化”監管,這樣有利于釋放平臺企業引領發展、引領創新等重要作用。

  三是對民營經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對不正確議論亮明態度,毫不含糊。表明了黨中央鮮明的態度和敢于斗爭的決心,要求有關方面要對這些不正確的議論,及時、敢于“亮劍”;從長遠來看,也提出要從制度和法律上把平等對待國企民企的要求落實下去;在政策和輿論上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這個相比于二十大“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提法又增加了民營企業,各地領導干部要為民營企業解難題、辦實事。這三條落實下去,將有效改善民營企業和民營經濟的預期,促進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的發展壯大。

  四是對房地產,概括起來有“兩個很少見”,用了很大篇幅來闡述房地產是很少見的,政策之具體也是很少見的。既明確了短期任務,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也部署了長期任務,推動房地產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這些具體政策在新聞稿當中都有,我就不詳細說了。

  以上就是我對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有關內容的一些學習體會,僅供大家參考,謝謝大家!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