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熱點專題 > 宏觀經濟形勢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 2014年宏觀經濟與改革走勢座談會

文宗瑜:以財產所有權改革與市場準入應對經濟運行的結構性減速

時間:2021-07-24 01:02

一、關于財產所有權及部分財產所有權“還權于民”的改革
      經過了35年(1978~2013)的改革開放,我們現在面臨著一種很尷尬的狀態,政府控制著90%以上的財產所有權。中國政府和其他國家政府的最大區別,就是中國政府除了依賴財政收入持續高增長,掌控了大量的財政收入,還掌控著全社會絕大多數的財產性收入。中國政府是全世界最有錢的政府。中國政府有錢的原因,除了中國稅負偏高(中等略高的水平),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級政府拿走了全社會約90%以上的財產性收入。
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讓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性作用。從經濟學的原理看,市場配置資源作用的發揮,要求產權的多元和財產所有權的多元。這就意味著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觸及到財產所有權的改革,就財產所有權改革的基本思路與大方向看,應該是實行“還權于民”的改革,把一部分財產所有權甚至是更多的財產所有權還給老百姓。在某種意義上,財產所有權的改革,可以帶來中國生產力一次新的大解放。把部分財產所有權還給老百姓,減少政府對財產所有權的控制,其帶來的長遠影響不亞于中國1978年的改革開放。
      政府控制著絕大多數財產所有權導致了三個問題:(1)降低資源的配置效率;(2)“尋租”行為“日趨”嚴重,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央企打上家族控制的烙印,演變為權貴資本控制;(3)社會公眾的收入增長過分過度依賴工資上漲,使中國成為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的國家。美國的歷任總統及州長、市長對其任期內轄區的工資上漲實行嚴格的控制,因為工資過快上漲必然影響美國勞動力價格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美國的歷任總統及州長、市長又會想方設法讓老百姓增加財產性收入。發達國家的“民富”,相當大程度上是依賴財產性收入機會的相對公平及社會公眾獲得了全社會絕大部分份額的財產性收入。
      2020年要實現城鄉居民收入翻番的難題是,各級政府大都考慮通過工資不斷上漲來實現這一目標,如果在城鄉居民收入翻番上,不解決社會公眾財產性收入增長的問題,過分過度依賴提高工資,就會使工資持續上漲,工資越來越高,中國很快就成為全世界勞動成本最高的國家之一。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翻番,要考慮通過財產所有權的改革增加財產性收入,來提高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的總收入水平,形成工資收入和財產性收入的結構性平衡。應該呼吁啟動并推動財產所有權“還權于民”的改革,把一部分財產所有權還給老百姓和社會公眾。在某種意義上,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已經觸及到財產所有權和基本經濟制度的層面,財產所有權“還權于民”的改革有政策依據和政策支持。
      從財產所有權改革的推進來看,可以從兩方面進行探索:一是推進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分類改革。當務之急要考慮兩塊農村土地的改革,一塊是農民的宅基地,三億套的農村居民住宅,成為閑置浪費最大的資源,能不能考慮直接把農民宅基地的土地所有權給農民?如果是這樣,部分農民可以賣了宅基地及房屋,加入到“農村居民市民化”的隊伍中;另一塊是農村經營性建設用地,能不能嘗試不改變集體所有的性質,允許其直接進入土地產權交易市場交易?二是城市居民住宅的土地產權也要俟機改革,關于城市居民住宅用地的產權改革,可以嘗試新老劃斷,延長土地使用年限,城市居民住宅只有70年的土地使用年限,面臨著越來越多的矛盾,包括住房養老問題也受到70年土地使用年限的束縛??煞窨紤]把城市居民住宅的土地使用年限延長到200年或300年,同時開征物業稅或房產稅?現在關于物業稅或房產稅開征的建議大多沒有考慮如何與土地產權改革相銜接,如果不進行城市居民住宅用地土地產權的改革,直接開征物業稅或房產稅,只能是繼續推高房價,加大居民的居住成本。因此,應該把物業稅或房產稅開征與城市居民住宅用地的土地產權改革結合起來進行設計。
二、關于單一所有制改革與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
      這個問題和上一個問題直接相關聯。財產所有權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單一所有制改革,更涉及到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中國各級政府控制著絕大多數財產所有權,除了土地國有和集體所有的原因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石化、電信、電網電力、煙草、鐵路等若干領域是國有的單一所有制,若干領域的單一所有制為政府貢獻了更多的財產性收入。因此,要堅決推動單一所有制的改革,在石油石化、電信、電網電力、煙草、鐵路等領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與混合所有制企業。
      單一所有制改革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是把很多大型和特大型國有企業尤其央企作為改革對象,觸及到了它們的既得利益??梢哉f,從中共中央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始,單一所有制改革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就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反對。當然,這種反對不可能是公開的、直接的,而是間接的、隱晦的。目前,在單一所有制改革及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上出現了一種代表央企利益的“改革主張”:在央企的子分公司層面劃定范圍讓非公有資本入股甚至控股,如石油石化可以把孫公司層面的加油站業務向非公有資本開放,再如電網電力把孫公司層面的售電業務向非公有資本開放。如果按照這種“改革主張”發展混合所有制,既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又會導致新的“尋租”行為,任由央企自己決定拿哪塊資產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任由央企自己決定讓什么樣的非公有資本入股控股,會形成更加嚴重的“尋租”與更赤裸裸的權錢交易。
      在央企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及石油石化、電信、電網電力、煙草、鐵路等單一所有制領域的所有制改革推進上,必須堅持央企是改革對象而不是改革設計者的原則,還要堅持從集團公司層面著手改革的原則,更要堅持這些單一所有制領域向非公有資本全面開放的原則。在改革的實施上,要清醒的認識到:單一所有制領域向非公有資本開放比非公有資本入股控股單一所有制的國企,更有利于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發展。改革政策出臺及改革推進,應著力打開“單一所有制領域向非公有資本無條件全面開放”的突破口,“法無禁止即可入”應成為非公有資本進入單一所有制領域投資的規則。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