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經濟思想在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應對新挑戰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性和創造性的理論成果,其中就包括創造性地提出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微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在深刻總結過去實踐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結合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時代要求作出的重大判斷。創造性地提出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涵,而且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和行動指南。
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市場經濟的理論
中國經濟時報:如何深刻認識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要思想的創造性?
王微: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深刻回答了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面臨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的認識,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市場經濟的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重大突破。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關系,是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我們黨經過長期艱辛探索和實踐,擺脫了把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成功地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歷史性轉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上對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作出了新概括,首次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與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與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作為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重要內容,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又充分發揮了市場經濟的長處,是努力在理論和實踐上破解這道經濟學世界性難題的新探索、新突破。
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核心問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進行了深入的理論闡述,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的核心思想。黨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置起基礎性作用”,是一個巨大進步,有力推動了其后20多年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是其他機制無法替代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市場的作用由“基礎性”升級為“決定性”,標志著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新突破,更加鮮明地指出了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
為破解改革開放實踐中的關鍵問題提供理論支撐
中國經濟時報:您認為,創造性地提出推進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在引領我國經濟建設變革性實踐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王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發揮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證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場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的職責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觀經濟穩定,加強和優化公共服務,保障公平競爭,彌補市場失靈,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推動可持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正確把握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有利于解決改革開放實踐中大量存在的政府越位、錯位、不到位問題,包括行政審批、行政性直接干預、對資源和要素過多直接控制、自由裁量權過大等問題,有利于搞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協調配合,加快形成“有為的政府+有效的市場”二者共生互補的全新發展格局,在更大程度上釋放市場活力,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發展市場經濟,什么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必須始終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繼續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上下功夫,既要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也要促進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推動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開辟深化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徑
中國經濟時報:習近平經濟思想具有鮮明的實踐性。您認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思想在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方面提供了怎樣的行動指南?
王微: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了“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基本原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但上層建筑也可以反作用于經濟基礎。從全球發展實踐來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與完善的市場經濟制度密切相關。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關鍵,也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要立足新發展階段,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通過建設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提供體制機制保障,使各項改革朝著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發力,以改革辦法解決發展難題。
圍繞使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部署了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點任務,提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的總體要求,從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其目標是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讓市場發揮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形成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的制度體系,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上邁出新步伐,在推動我國高質量發展上不斷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