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上,彭森代表中國改革年鑒編纂委員會向中央有關單位、國務院各部委、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等相關司局,以及各地改革辦、地方發展改革委等機構對《年鑒》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地感謝。彭森充分肯定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年鑒》2021年的編纂工作,并分析了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改革形勢。
彭森指出,2021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必將是載入史冊的一年?!赌觇b》2021年的工作并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停滯,《年鑒》編纂日趨成熟,各項編輯工作令人滿意,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績單。《年鑒》作為我國唯一一部全面反映我國改革歷程的大型年刊,要繼續發揮好全面記錄歷史、為改革決策支持的作用。希望各參與編纂單位繼續高度重視《年鑒》的編纂工作,共同把《年鑒》(2022年卷)編纂好。
2021年,我國的經濟面臨多年未見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彭森提出,現階段中國的市場化改革和對外開放,主要聚焦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方面,深入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堅持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結構調整和戰略重組,推動國有經濟進一步聚焦戰略安全、產業引領、國計民生、公共服務的功能,向關系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向提供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建設和公益的重要行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產業集中。二是在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的高標準市場體系方面,重點夯實產權制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市場體系基礎制度。三是在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方面,今年要重點落實好要素市場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方案,重點是建立健全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四是在國民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一方面是建立責權明確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地方財政關系,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增強基層政府的財政保障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探索通過土地、資本等要素使用權、收益權增加中低收入群體要素收入;實施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行動計劃;適當提高直接稅比重,完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大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對社會收入再分配的調節力度,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富裕。五是在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
彭森指出,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面臨許多新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要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保持社會大局穩定。要做好統一思想、宣傳引導工作,把全黨全社會的精氣神振奮起來。做好《中國改革年鑒》的工作,也是為20大勝利召開獻禮、作貢獻。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副主任荊超宣讀了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30家2021年中國改革年鑒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及中宣部文改辦欒紹娟等36位2021年優秀撰稿人名單。國家發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韓振海對進一步編纂好《中國改革年鑒》提出了指導意見。
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潘治宏作《中國改革年鑒》2021年編纂工作報告。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副主任蓋麗茜就《年鑒》(2022年卷)編纂綱要進行說明。
中國改革年鑒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副主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進行了會議總結。趙艾首先肯定了《年鑒》2021年的編纂工作,他指出,《年鑒》(2021年卷)全面系統的記錄了2021年全國各領域、各地的改革成果,資料權威,內容翔實,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改革工具書,也感謝各部委及各地改革系統的同志一直以來對《年鑒》工作的支持。接下來趙艾分析了2022年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重申了全面深化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的關鍵性作用,并進一步強調了記錄好中國改革史,編纂好《中國改革年鑒》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重要資政意義?!?撰稿單位: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