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我會彭森會長主持召開“學習貫徹中央有關精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若干問題”專家座談會。座談會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和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探討“十四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做好經濟體制改革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重大問題研究,重點圍繞未來五年經濟體制改革的主要目標及推進方式等問題進行了討論。
在聽取與會專家意見建議后,彭森在小結時指岀,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全面深化改革的難度加大。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深刻認識到改革仍然是實現“兩個百年目標”的關鍵一招,要依靠市場化改革破解我國經濟需求、供給和預期的“三重壓力”問題。
彭森指出,未來五年的改革依然要處理好三大核心問題。一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中央與地方、頂層設計與基層活力的關系,要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轉變政府職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處理好財政收支責任分配,逐步縮減財政行政性、投資性支出;要在完善頂層設計的基礎上鼓勵地方開展差異化的改革,給地方改革創造更大的空間。二是將改革納入法治軌道,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和雙輪驅動,使各項改革舉措有法可依。三是推進綜合性、配套性、協同性改革,要認識到改革是系統工程,各領域改革應統籌推進、協同部署,逐步形成未來五年改革推進的新方式。
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中國宏觀經濟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以及我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宋曉梧,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常務理事、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等專家,圍繞座談會主題發言。我會副會長樊綱提交了書面意見。
我會副秘書長、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潘治宏,公共政策研究部主任諶利民,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副總編劉學軍,科研部負責人南儲鑫,以及科研部、外聯部有關同志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