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碳達峰碳中和

推動以城市能源轉型為重心的“雙碳”實踐

時間:2021-11-08 14:03 來源: 綜合開發研究院 作者:劉宇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我國宣布在2030年之前實現碳達峰,并在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雙碳”目標的提出,充分展示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大國擔當。

  “雙碳”目標的提出,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需要用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控碳的困難與挑戰巨大。

  控碳離不開源頭解析。能源與城市,是我國碳排放的核心來源。來自于能源的生產、消費等活動而排放的溫室氣體占全國比重超過七成,以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向風電、太陽能、氫能等無碳能源轉型,是碳減排的主體方向。城市是生產生活的主要聚集地,是能源供給和消費的主體,也是碳排放的主要空間載體,各地紛紛啟動了城市碳達峰、碳中和行動計劃,推動地方級、城市級“雙碳”目標早日實現。

  因此,推動供給、消費、技術、體制的“四個革命”及加強國際合作“一個合作”,將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落實到城市層面,將控碳聚焦在城市和能源這兩大源頭交匯領域,抓住城市能源體系這一減碳主場,著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心。

  一是推動城市能源消費轉型。以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有效落實節能優先方針,堅決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總量,加大風電、太陽能、氫能、水電等無碳能源在城市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提高能源經濟效率,從總體上減少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優化城市能源消費結構,加快電氣化進程,推動供熱、動力、機械等實現電能替代,形成以電為中心的能源消費結構。

  二是推動城市能源供給轉型。實施存量替代和增量替代分步走計劃,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氫能等新能源,加快儲能、新能源汽車發展,堅持集中式與分布式并舉、電源建設與靈活性能力提升同步,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供給體系。深度挖掘煤電存量機組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潛力,與抽水蓄能、氣電、電化學儲能、需求響應等共同保障能源供給安全。

  三是推動城市能源技術轉型。發揮城市集聚高端生產要素的優勢,積極搶占能源技術高地,加快新能源技術、新型電力系統、氫能技術、CCUS等重點領域技術突破,推動數字技術與能源的深度融合,促進城市能源領域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為城市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供硬支撐。

  四是推動城市能源體制轉型。深化能源電力市場化改革,提升城市在電力、油氣等能源市場中的參與程度。加快完善城市能源、碳排放統計核查核算機制,建立能源領域行業、企業、產品等碳排放核查核算的地方標準。優化城市配電網、燃氣網、熱力網管理體制,鼓勵城市能源供應商跨界融合、跨域經營,發展綜合能源服務,推動城市能源綠色化進程。

  五是強化城市能源國際合作。抓住氣候變化這一全球共同關注的話題,集中于碳排放最多或減排最有潛力的領域,同國際城市加強對話與交流,推進碳中和進程中的國際合作,學習借鑒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的經驗與教訓,向全球介紹中國城市在能源轉型、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的成功經驗,貢獻城市范例。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