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20日,由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紹興市委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國改革(2020)年會暨新發展階段地方改革推進高層研討會”在浙江省紹興市舉行。本文為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院長潘治宏的致辭。

非常高興在歷史文化名城紹興與各位嘉賓相聚。前年的此時,我們也是在江南,在江蘇省江陰市,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去年我們在千里冰封北國風光的長春市,研討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堅守初心和使命。今年的場景回至江南,但在一個極不平凡、極不容易的年份,需要對宏大的背景有更加深刻的認識,需要對責任與使命有更多的領會和詮釋。能夠在這樣的時候來相聚,體現了與會者對于推進改革的真切關注、對于會議的鼎力支持。在此,我謹代表會議主辦單位,向各位來賓致以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并特別感謝紹興市委市政府、紹興市委改革辦為此次會議所做的工作。
今年會議的主題是,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進新發展階段地方改革。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了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行“十四五”規劃和未來十五年遠景規劃的任務,概括理解就是要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精會神聚力聚焦高質量發展,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民富國強的目標。黨的系列重要會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復雜背景下,廓清認識形成對新發展格局的清醒定義,開啟了新起點新征程,而改革則又一次肩負起歷史責任,成為實現新發展階段諸多目標任務的基礎、手段、方法和路徑。
中央深改委第16次會議指出,“十三五”以來,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關頭。新的發展階段提出新的要求,要繼續用足用好改革這個關鍵一招。新的形勢和新的目標對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在認識和實踐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圳、浦東等地的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深改委第十六次會議、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的要求,我們的理解,地方改革推進的著力點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在改革的指導思想和認識上:一是堅定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向,把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作為政治信念和實踐目標;二是強調解放思想,提高站位,始終堅持黨的領導,以人民為中心,樹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正確的政績觀”,謀篇布局樹立全局意識;三是深刻領會改革創新精神的重要性,堅定改革的信心、勇氣,不畏阻力,堅定信念;四是強調責任意識、積極作為,直面問題,不回避問題,將問題倒逼的被動性轉變為問題導向的主動性,強化改革創新的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落實好主體責任。
第二個方面是在把握好改革的方向和重點上:一是要堅定地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努力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提高活力、競爭力,激活更豐富的發展動力,更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二是堅定地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五中全會精神,把制度建設、治理體系完善、治理能力提升的重任推向深入;三是做好3個“有利于”的改革,加快推進有利于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有利于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改革,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的改革;四是注重系統集成,推動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
浙江省紹興市是推進地方改革卓有成效的突出代表。悠久豐厚的歷史積淀、優秀燦爛的文化傳承,使得紹興向來不乏變革的精神、創新的勇氣。紹興市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的重大意義,縱深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涌現出楓橋警務模式、“閑置農房激活”、“畝均論英雄”及自主創新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等一批可復制、推廣的典型經驗和標志性成果,打造了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紹興樣本”。習近平總書記對紹興駐村指導員、民情日記、社區黨建“契約化”共建等3項制度做出了重要指示批示。這次案例征集活動紹興推薦的“高質量推進開發區整合提升”、“推進軍人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一站式改革”、“加快固廢治理數字化轉型”、“打造‘無廢城市’”等案例也在相關領域具有重要復制推廣價值。
新發展階段對我社研究改革、宣傳改革的使命與責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幾年來,我社積極響應落實中央號召和有關部門的要求,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加強對地方改革的宣傳、研究,以多種形式努力搭建地方改革使命共同體平臺,與各地改革部門攜手促進地方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今年以來,我社《改革內參》《中國改革年鑒》、中國改革網、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微信公眾號刊發地方改革稿件500余篇,在井岡山、溫州、麗水、紹興、唐山、濱州、淄博等多地進行了深度調研;為了加強對地方改革的研究,我社在地方改革創新研究中心基礎上組建“地方改革創新研究院”,并與濱州、淄博、紹興等地改革部門合作創立地方改革研究院分院;下半年4個月,我們分別在浙江麗水、山東濱州、淄博和浙江紹興舉辦了4次針對地方改革推進的大型會議、培訓活動。在這些調研、宣傳服務中,我社與越來越多的地方改革部門建立了友誼和互信:麗水會議、濱州會議都有上萬名地方改革部門同志網上參與,《中國改革年鑒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專卷》得到了200多個地級市的投稿,年度改革案例征集活動地方推薦案例近千個。
“一個有情懷的平臺、有擔當的平臺、有作為的平臺、有溫度的平臺。”這是地方改革部門同志對我們的評價,也是對我們的鼓勵和期待,更是我們努力的目標。新發展階段,我們將把激發地方改革創新活力,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動力作為任務目標,一如既往、不遺余力為地方同志深刻領會改革頂層設計、高效推進改革、創新抓實改革提供積極支持和幫助。讓我們在新發展階段新的改革征程上共同攜手,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大的改革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