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科研成果 > 出版圖書

《鏡廳》

時間:2021-09-18 12:55 作者:(美)巴里·埃森格林

  《鏡廳:大蕭條、大撤退,我們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

  內容簡介:

  過去百年中發生了兩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分別是20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和始于2008年的大衰退。為什么在我們認真反思了大蕭條之后仍然沒有預測到,更沒有準備好應對2008年這場嚴重的危機呢?

  當今國際學術界活躍、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家之一巴里·埃森格林,一針見血地指出:失敗的根源恰恰在于對大蕭條的樂觀解釋。身為金融史知名學者,埃森格林強調,在雷曼兄弟破產之后,對于大蕭條再現的恐懼影響了歐美的政策應對,這種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后果。

  為更好地理解這兩場危機和金融體系,埃森格林在不同的年代(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與大陸(北美和歐洲)之間切換,將兩次金融危機高超地交織在一起,更將每個年代的風云人物和重大事件一一對應,從而深入探討了20世紀30年代和21世紀宏觀政策的失誤表現、失誤起因及其危害程度。

  他精煉總結道,任由銀行破產、不肯擴大開支等大蕭條的這些錯誤舉措,在2008年金融危機中被一一糾正。但這種不加區分的應對很快給高負債國家帶來侵擾。在民眾的壓力下,決策者們很快屈服,在不成熟的時機轉向了常規政策。其結果就是美國枯燥緩慢的復蘇以及歐洲無休止的衰退。埃森格林*后指出,如果不能正確認識兩次危機,下一場金融危機定會不期而至。

  在探究這場沒有盡頭的危機的諸多作品中,可能沒有哪一本能比得上巴里·埃森格林著,何帆校譯的《鏡廳(大蕭條大衰退我們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

  作者:(美)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

  譯:何帆 等

  校:何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6年11月第1版

  開本:16開

  ISBN:978-7-5086-6550-4

  定價:68元

  作者簡介:

  巴里·埃森格林,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經濟學教授。當今國際學術界活躍、富影響力的著名經濟學家之一。國際經濟政策歷史的學術奠基人、國際貨幣體系演變史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美國藝術科學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研究員、經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和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等。代表作有《囂張的特權》《金色的羈絆》等。

  目 錄

  全球經濟與中國未來:埃森格林與何帆對談錄

  前言

  第一部分 最好的時代

  第一章 新時代的經濟學

  第二章 金色環球

  第三章 慘烈的競爭

  第四章 不換法律就換人

  第五章 債由何來

  第六章 西班牙城堡

  第二部分 最壞的時代

  第七章 空彈殼

  第八章 再遭重創

  第九章 歐洲的海岸

  第十章 美國也會跌倒嗎

  第十一章 大體可控

  第十二章 證據不足

  第十三章 下跌螺旋

  第十四章 魚腥和銅臭

  第三部分 向更好的時代進發

  第十五章 復古還是維新

  第十六章 人人有份

  第十七章 高橋是清的反擊

  第十八章 二次探底

  第十九章 防止最壞的情況

  第二十章 壓力與刺激

  第二十一章 非常規政策

  第四部分 避免重演

  第二十二章 華爾街和商業街

  第二十三章 非正常經濟的正?;?/p>

  第二十四章 做到最糟

  第二十五章 黑衣人

  第二十六章 歐元生與死

  結論

  出場人物表

  致謝

  注釋

  參考文獻

  譯后記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