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我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趙艾應邀出席由中國服務貿易協會主辦的“2021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一帶一路文創大賽頒獎”活動,發表題為“構建民心相通‘金橋’紐帶,推動‘一帶一路’服務貿易合作”的主題演講。
趙艾講到,9月7日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日子。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地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發表演講時,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倡議。八年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國與沿線國家經貿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貿易暢通不斷深化,投資合作持續提升,合作項目落地見效,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中國已與13個沿線國家簽署了7個自貿協定.貿易平臺更加多元,進博會、廣交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要展會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攜手克難,深化合作,共促復蘇,同謀增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趙艾講到,一大批重大標志性項目的實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發展特別是服務貿易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根據商務部數據,2013年至2020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超過9400億美元。中國對沿線國家累計直接投資達1360億美元。沿線國家在華投資達到600億美元。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超過9.2萬億美元。年貿易額從1萬億美元增長到1.4萬億美元,沿線國家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比重提高了4.1個百分點。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貿易平臺也更加多元,特別是跨境電商、市場采購貿易、海外倉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中歐班列、陸海新通道通達的國家和地區不斷增多。截至今年8月底,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030列,73條運行線路已通達歐洲23個國家的170多個城市,運輸貨品達5萬余種。
趙艾講到,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內容。經貿合作離不開民心相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方面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文化藝術在“一帶一路”不同文明的交融,不同種族的認同乃至經濟貿易往來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藝術具有跨越種族、跨越語言的穿透力。語言可以不通,但音樂可以共鳴,文化可能各異,但繪畫、雕塑等能夠通過視覺產生心靈共振。當今世界197個國家,約7000多種語言,能夠很快產生溝通效應的應該就是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如近幾年美協藝術家舒勇的“絲路金橋”造型藝術在不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取得廣泛認可和贊揚,已經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無聲的名片。對推動民心相通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趙艾講到,共建“一帶一路”目前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成為我國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極為重要的國際合作平臺。加強各國之間的人文交流,擴大文化藝術領域的合作,對于深化民心相通,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的領域,共享服務貿易發展機遇和發展成果具有重要意義。
來自國內外交界、經貿界、文化藝術界、外國駐華使領館等方面的官員、學者、企業家、藝術家等約200人出席此次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