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彭森會長出席知識城總規實施一周年研討會并發言

時間:2021-09-10 11:37

 

  2021年8月24日上午,由中新廣州知識城管委會主辦的《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實施一周年總結暨“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創新 激活知識城高質量發展新動力”專家研討會在廣州知識城國際合作交流中心舉辦,北京分會場同步視頻連線。彭森會長應邀出席北京分會場,并作《搶抓RCEP機遇,打造開放合作示范區》主題發言。

 

 

  彭森會長高度肯定了總規獲批一年來,從中央部門到省、市、區,圍繞總規定位和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的精神;高度贊揚了知識城在立法保障、創新驅動、產業聚集、人才聚集、城市建設等各方面取得的進展,為“十四五”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開了好局、起了好步,為深化改革開放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彭森會長指出,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的經濟、政治、科技、文化、安全格局都在發生深刻的調整變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經濟霸凌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造成了威脅。雖然今年以來全球經濟復蘇的勢頭明顯加快,但是新一輪的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特別是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全力遏制中國發展的勢頭又有了新的趨勢性發展。我們將長期面對一個更加動蕩變革的世界,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世界上國家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體制的競爭、機制的競爭,中國要化危為機,在危機中遇新機,于變局中開先局,關鍵是先把自己的事情干好。無非兩條,一是發展,二是改革開放。

 

  在新時代、新格局、新理念中,發展是高質量的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而改革開放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仡櫢母锏臍v史,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之招,也是中新廣州知識城落實總規,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知識中心的關鍵一招。

 

  彭森會長強調,當前要重點處理好以下三個關系:

 

  第一,RCEP的簽署落實與中新廣州知識城的建設關系。RCEP全稱是區域全面經濟合作伙伴關系的協定。是去年10月15日由東盟十國與中日韓、澳大利亞、新西蘭共15個國家聯合簽署的,明年的1月1日正式啟動。RCEP是多邊主義的勝利,15個國家的經濟規模、人口規模和貿易規模都占全球近三分之一,所以RCEP的簽署標志著當前世界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的建立。RCEP也是我國入世20年來又一次全局性的對外開放。貨物貿易方面中方承諾對86-90%的產品實現零關稅,我國約有三分之一的對外貿易將實現自由化;服務貿易方面,中方承諾開放的服務部門數量在入世承諾有一百個部門的基礎上又新增了22個部門,還有37個部門承諾水平進一步提高;投資領域,采用了負面清單方式,統一的規則體系,推動各方在標準、法規等方面減少不必要的技術貿易壁壘。RCEP的簽署,不僅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帶來新機遇,更是中新廣州知識城的發展機遇,這也意味著今后的開放合作不僅是中新兩國在知識城發展方面的合作,更是以中新合作為基礎,以新加坡為平臺和橋梁,推動與其他13個國家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方面的一個制度型深層次的開放合作。知識城總規的批準與RCEP的批準,前后差了兩個月左右。RCEP為中國的發展改革提出了新任務和新挑戰,中新知識城要首先研究好、落實好創造經驗,這方面也是責無旁貸。特別是RCEP的二十章內容中,知識產權一章份量最重、篇幅最大,為本區域的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促進提供了平衡、包容的方案。其內容包含了著作權、商標、地理概念、專利、外觀設計、反不正當競爭、支持專利的執法、透明度、技術援助等廣泛領域。RCEP這些規則為中新知識城的開放發展,特別是作為全國唯一的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實驗區,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條件也提供了豐富的經驗。

 

  第二,正確處理改革與開放的關系。改革與開放是發展的兩個輪子、兩個驅動器。開放本質上也是對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我們既要用市場化改革對高質量發展提供動能、開辟道路,又要堅定不移地實現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重點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為形成高標準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供高水平的制度供給,爭創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去年以來中央連續地出臺了關于市場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文件,包括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文件,還有一個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文件。中新廣州知識城既是中國改革的排頭兵、也是對外開放的先行者,在推進市場化改革擴大開放方面也要先行一步探索經驗。例如,市場體系建設的三項基本制度,包括產權制度、負面清單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中新廣州知識城現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300多家,知識產權的運營服務體系正在不斷完善,應該在加強對外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交易、保護方面探索創新經驗,深入開放與新加坡、大灣區、東盟乃至“一帶一路”國家的知識產權交流合作,打造全球知識價值保護和集聚的高地。

 

  第三,正確處理改革與法治的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制度。既要堅持依法治國,把改革創新納入法治的軌道,為市場經濟的運行提供法律保障;又要通過特許授權的方式為改革創新留出空間,鼓勵地方開展差別化的一些實驗探索,為面上的改革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這是近年來中國改革推進方式的重大變化和調整。過去講得更多的,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試點先行,總結經驗,全面推廣,形成法律。新世紀以后,基本上還是強調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時全面依法治國,各項改革要納入法治的軌道、堅持頂層設計。但是近兩年中央明確在推動地方綜合改革試點方面加快步伐,包括在深圳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試驗,在上海浦東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引領區的試驗,在浙江進行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試驗。中新廣州知識城也是國務院批準的先行示范區,所以要按照總書記講的,要在政策支持和創新驅動下功夫,探索改革推進方式的創新,而且要在法律、法治的保障方面走得更快一點。

 

  彭森會長認為,廣東省正在籌備《中新廣州知識城條例》,充分體現了加快立法、爭取綜合授權先行先試的指導精神。下一步要加快條例出臺,同時要盡量體現中新廣州知識城高定位、領域獨特、綜合性強的特征,像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更多地賦予知識城,充分授權,要通過綜合授權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實行跨越式的發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知識中心。

 

  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原所長潘家華、中國社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北京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張平、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副總規劃師靳東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院長石光明、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理事馮楚軍等2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此次研討會。廣東省、廣州市、廣州市開發區各級領導、開發區內相關職能部門、專家學者、科技企業代表約60人參加活動。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