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2日,《中國改革年鑒》(以下簡稱《年鑒》)(2021年卷)編纂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由于疫情防控要求,此次會議以視頻方式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年鑒》(2020年卷)編纂工作,表彰了年度先進單位及個人,并部署2021卷編纂任務。中國改革年鑒編纂委員會主任、主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彭森,中國改革年鑒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副主任荊超,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潘治宏出席了本次會議。《中國改革年鑒》副主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總編輯史克毅主持會議。來自中央有關單位、國務院各部委及地方改革辦、地方發展改革委共12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上,彭森代表編纂委員會對顧問、特約編委和特約編輯在編纂工作中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謝,感謝中央有關單位、國務院各部委、各地改革辦、地方發展改革委以及參與《年鑒》編纂的有關部門、團體積極的支持與配合,也感謝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等相關司局對改革年鑒工作的支持。彭森充分肯定了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年鑒》2020年的編纂工作,并分析了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改革形勢。
彭森指出,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的沖擊下,年鑒編委會和年鑒編輯部及時調整了工作安排和流程,把疫情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順利按時保質出版了《年鑒》(2020卷)。除此之外,年鑒編委會2019年策劃的兩本專卷暨《中國改革年鑒——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專卷和《中國改革年鑒·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卷(一)》也在2020年順利出版?!赌觇b》2020年的工作并沒有因為疫情影響而停滯,反而實現重要突破,交出了一份可喜的成績單?!赌觇b》作為我國唯一一部全面反映我國改革歷程的大型年刊,要繼續發揮好全面記錄歷史、為改革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作用。希望各參與編纂單位繼續高度重視《年鑒》的編纂工作,共同把《年鑒》(2021卷)編纂好。
在談及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及改革形勢時,彭森提出,2020年是風云變幻、極不平凡、充滿了危機風險和挑戰的一年,也是我們奮力拼搏、化危為機、重塑信心和希望的一年。在過去的一年,我們國家取得了三項涉及國運盛衰的重大戰略性成果,我們成功應對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功應對了疫情和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經濟下行;成功打贏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脫貧攻堅戰,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任務。中央先后做出了三方面涉及國家命運的重大決策,中共中央、國務院全年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市場化改革的重大文件。在看到“十三五”取得的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從外部環境看,世界經濟格局正在深刻調整,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沖擊,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彭森指出,開啟中國改革的新征程,必須堅持市場化改革的方向,必須堅持市場的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統一。最核心的還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這也是改革開放40年來貫徹始終、必須解決好的核心問題。必須在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改革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其實質是真正突破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和創新。必須進一步創新改革推進方式。一是更加注重處理好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的關系。二是更加注重處理好改革與開放的關系。三是更加注重處理好改革與法治的關系。
中國改革年鑒編纂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發展改革委體改司司長徐善長在會上發言。徐善長指出,《中國改革年鑒》經過多年發展業已成為推動中國改革進程的標志性工程,也是落實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生動體現,希望各參與年鑒編纂單位高度重視《年鑒》編纂工作,并對《年鑒》2021卷的編纂工作提出任務要求。
徐善長指出,改革本身就是一項政治工作。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正確把握國內外發展形勢。要認清“東升西降”的大趨勢,認清中美戰略博弈大背景,認清全球治理大變革。要提高政治領悟力,深刻領會新發展格局的內在要義,深刻領會發展和安全的關系。要提高政治執行力,高質量完成黨中央部署。要做到“六個做到”,做到政策通、開局好、發現問題解決準、改革全鏈條落實、建制度、評估考核實。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副主任荊超宣讀了廈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30家2020年中國改革年鑒組織工作先進單位及人民銀行研究局牛慕鴻、黃珊等35位2020年優秀撰稿人名單。
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潘治宏作《中國改革年鑒》2020年編纂工作報告。中國改革年鑒編輯部副主任蓋麗茜就《年鑒》(2021年卷)編纂綱要進行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