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趙艾: “十四五”時期,“一帶一路”如何在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時間:2021-07-24 01:47

“十三五”期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總體布局的“大寫意”,逐漸步入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階段,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十四五”期間,如何兼顧“一帶一路”建設成果的質和量?如何推動“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走深走實?

 

帶著這些問題,近日,中國一帶一路網邀請到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原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趙艾,請他分享他與“一帶一路”的故事以及“十四五”時期,他對“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一帶一路”在沿線國家深受歡迎

 

2020年9月7日,正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七周年之際,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中國“一帶一路”貿易投資發展報告2020》,重點展示了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在經貿合作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

 

2019年,中國與138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貨物貿易總額達1.90萬億美元,占中國貨物貿易總額的41.5%。2013至2019年,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年均增長4.4%,較同期全國平均水平高1.4個百分點。

 

中國一帶一路網:您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主持工作時,“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哪些聲音令您印象深刻?

 

趙艾:我在從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的時候,到過不少沿線國家,比如“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國家如哈薩克斯坦、白俄羅斯、波蘭等;再比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國家如印度尼西亞、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包括“一帶一路”的延伸國家如巴拿馬等。

 

在到訪這些國家的時候,我發現當地無論是官方還是百姓,都非常歡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什么?因為共建“一帶一路”確實給他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比如,因為共建 “一帶一路”,東非有了第一條高速公路,哈薩克斯坦第一次有了出??冢R爾代夫第一次有了跨海大橋,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中外合作的工業園區等。共建“一帶一路”為參與國家帶去了很多這樣的“第一”。

 

比較典型的共建“一帶一路”讓沿線國家受益的例子還有。比如在非洲,肯尼亞的蒙內鐵路修好以后,不但便捷了交通,而且增加了稅收,提供了5萬多個就業崗位,在當地很受歡迎。

 

當地學者們研究的時候,也高度評價共建“一帶一路”, 形容“一帶一路”是上帝送給他們的禮物;形容聽到中國語言,就是聽到了福音。我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在當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而且致力于改善當地的民生,比如修建學校。還注意保護當地的生態,盡可能地尊重當地人的習慣。比如,在印度尼西亞,修雅萬高鐵的時候,在工程建設中就考慮了當地的風俗習慣與宗教信仰??偠灾?,這些努力讓當地的老百姓覺得,中國人是非常友好、懷抱善意的。同時,他們也對 “一帶一路”建設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從“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更多的、看得見的、獲得感更強烈的實惠。

 

中國一帶一路網:“一帶一路”倡議是如何為沿線國家帶來改善的呢?

 

趙艾:中方與沿線各國共建”一帶一路”,實際上是多環節參與,對沿線國家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從共建“一帶一路”的“五通”方面來分析:

 

第一,“政策溝通”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加深了當地政府相關政策與我國合作的溝通和共識。

 

第二,“設施聯通”方面,基礎設施能讓沿線國家方方面面都得到實惠,比如中老鐵路,如果沒有共建“一帶一路”,老撾只是個陸鎖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老鐵路的修建,老撾變成了陸聯國,“一帶一路”把老撾對外開放的路徑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完全打通了。所以像老撾的交通部門,說起中老鐵路,說起共建“一帶一路”,用我們中國話講,簡直是感激得五體投地的感覺。

 

第三,“貿易暢通”方面,在共建“一帶一路”的推動下,今年東盟國家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在中國加入由東盟10國發起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后,更有力度地推動了15個國家間的經貿合作。RCEP的協議一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對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很大,對于將來“一帶一路”貿易暢通深化也會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第四,“資金融通”方面,“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通過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絲路基金、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以及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作用,解決了不少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缺少資金的燃眉之急,所以這一點,當地政府和老百姓都非常感激,認為中國是實實在在推動和幫助他們發展。

 

第五,“民心相通”方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在包含科教文衛在內的各個方面,與沿線國家深化了合作交流。

 

所以說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實際上是一個綜合工程,向世界介紹中國模式和中國方案,在世界講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

 

“十四五”時期 將中國故事講的更好

 

在2020年11月3日發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并按照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分領域闡述“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重點任務。強調共建“一帶一路”要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也與“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題相契合。

 

中國一帶一路網:“十四五”時期,您對“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有什么具體建議呢?

 

趙艾:“十四五”期間,需要繼續深化“一帶一路”合作,首先需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堅持綠色、開放、廉潔的理念。

 

其次,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安全保障,促進共同發展。特別是在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上,還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渠道。

 

第三,進一步構筑互聯互贏的產業鏈和供應鏈,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擴大雙向的貿易和投資。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按國際慣例和債務可持續原則辦事,健全多元化的投融資體系。

 

第四,推進戰略規劃和機制的對接,加強政策規則和標準的聯通,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軟聯通”。從高水平對外開放的角度來講,就是制度型的開放。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過去我們側重商品和要素流動性的開放,下一步要重點推動制度型的開放,這對于深化“一帶一路”建設至關重要。制度性的開放,需要規則、規制、管理和標準的對接,是更深層次的開放。

 

第五,當然還要推動綠色發展與數字經濟建設,促進同沿線國家的人文交流與共同抗疫合作。

 

總而言之,希望在“十四五”期間,通過共同努力,把共建“一帶一路”打造成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復興之路和增長之路。要推動世界的共同發展,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貢獻。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