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高尚全:深圳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領頭羊

時間:2021-07-24 01:42

“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深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素材和鮮活經驗,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深圳的成功實踐給我們帶來最深刻的啟示就是解放思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曾擔任深圳市委市政府高級顧問的著名經濟學家、原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名譽會長高尚全教授,在接受深圳特區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央賦予深圳先行示范新的歷史使命,深圳經濟特區改革發展站在新起點上,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抓住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大歷史機遇,繼續解放思想,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大膽改革創新,系統性、前瞻性地推出一批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率先建立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 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產物。解放思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出發點,也是深圳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深圳在思想解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面。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是深圳加快改革、擴大開放的新起點。

 

★ 不管是從經濟理論還是深圳發展的實踐來看,深圳要增強核心引擎功能,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創新”。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理論創新等。創新是解放思想的產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的優勢在于創新、深圳的未來也在于創新。

 

★ 深圳要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必須在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上有進一步的突破,在體制機制上繼續大膽創新。深圳不僅要在自身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上有大的突破,而且要在全國發揮先行示范帶動作用,并最終引領理論上的創新。

 

★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進程中,深圳應當發揮中流砥柱作用。深圳應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增強核心引擎功能,全力做好“深港合作”這篇大文章,推進更緊密更務實的深港互利合作,加快兩地“軟硬”聯通、實現共贏發展,激發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正能量,攜手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 世界級灣區必然是世界級的金融創新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應大膽探索粵港澳金融創新,形成金融創新發展優勢,建設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深圳應利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契機,攜手港澳,在國際海事、海運機構、國際貿易規則、港口體系建設等改革上先行先試。

 

 

 

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是深圳加快改革、擴大開放新起點

 

 

 

 

曾擔任深圳市委市政府高級顧問的高尚全特別關心支持深圳的改革開放事業。談起深圳經濟特區40年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年逾九旬的高尚全教授,精神矍鑠,談興甚濃。他說,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和發展,深圳已從一個不起眼的邊陲農業縣發展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創新力的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奇跡。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深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形成和發展提供了豐富素材和鮮活經驗,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深圳的成功實踐給我們帶來最深刻的啟示就是解放思想。深圳經濟特區的設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產物。解放思想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出發點,也是深圳改革開放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的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他回顧說,深圳經濟特區誕生之初,就受到不少責難和非議,有人甚至攻擊其是資本主義性質的“租界”。但是當時的中央決策層頂住了壓力,堅持思想解放,支持深圳在重大改革上先行一步,在各個方面大膽創新、大膽探索,開啟了深圳跨越式發展的偉大進程。

 

“從深圳經濟特區建立之日起,我就與深圳結下了不解之緣。”高尚全這樣說。的確,作為國家體改委領導、作為經濟體制改革權威專家,高尚全參加了黨的十五大報告、三次三中全會決定以及兩次中央關于五年計劃建議的起草工作。他滿腔熱情地關心支持深圳的改革與發展,不失時機地把深圳先行先試取得的經驗向全國推廣——

 

 

 

 

例如,上世紀90年代初期,有人提出“特區不能再‘特’”的觀點,在經濟界理論界引發了“特區要不要特下去”的爭論。面對這場爭論,高尚全旗幟鮮明地表態,新形勢下特區還要特下去,特在改革創新,特在先行先試。

 

1993年11月,高尚全參與起草十四屆三中全會文件《中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文件第一次提出了“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這在當時可謂重大突破。而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是已經在深圳‘先行先試’并取得成功的重大改革探索。”高尚全說。在高尚全等的大力推動下,“資本市場”和“勞動力市場”被寫進全會文件,成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1997年,高尚全在參加中共十五大報告起草時,有人給中央寫信“舉報”深圳華為公司,說它姓“資”不姓“社”。高尚全敏銳地意識到,這是關系改革往哪里去的重大原則和方向問題。他深入深圳實地調研后的結果令他興奮。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靠2.1萬元起步,國家沒有投入一分錢,企業卻給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稅收和財富,職工也分享到了發展的紅利。這樣的企業,是改革的典型!怎能不姓“社”?后來,十五大報告明確提出“勞動者的勞動聯合和勞動者的資本聯合為主的新型集體經濟,尤其要提倡和鼓勵。”

 

 

 

 

“這就是深圳華為給我們帶來的啟示。今天,以華為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在華夏大地蓬勃興起,正有力助推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高尚全說,40年來,深圳率先改革,創造了1000多項“全國第一”,成為當之無愧的體制改革“試驗田”,有力引領推動了全國的改革開放,為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強調,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解放的過程。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深圳在思想解放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面。每一次思想大解放都是深圳加快改革、擴大開放的新起點。

 

高尚全指出,當前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推進改革的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一點也不亞于40年前。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領頭羊,要在新時期繼續引領改革開放事業,就需要新一輪的思想解放。要敢于較真碰硬,勇于破難題、闖難關,在破除體制機制弊端、調整深層次利益格局上敢于啃硬骨頭。要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有機統一,一切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又借鑒國外有益經驗,既大膽探索又腳踏實地,多出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引領帶動全國改革步伐。

 

 

深圳的優勢在于創新、深圳的未來也在于創新

 

 

 

 

當前,深圳正以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為契機,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為總牽引,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雙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談到深圳怎樣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要機遇,高尚全表示,“不管是從經濟理論還是深圳發展的實踐來看,深圳要增強核心引擎功能,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就要堅持‘創新’。創新包括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創新、理論創新等。創新是解放思想的產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圳的優勢在于創新、深圳的未來也在于創新。”

 

“深圳成長為今天的創新之都,擁有華為、騰訊、華大基因、大疆科技等一大批新興科技企業,正是因為始終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著力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他說,特別是華為,堅持以“奮斗者為本”和“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實行員工和客戶分享機制,激發了無窮的創新動力。華為過去將每年銷售收入中的10%投入研究,最近幾年增加至15%投入研究,目前已進入全球各國非軍工企業研發的前10強。華為在國內外建立了16個研究所,充分運用不同地區的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創新優勢。“這樣的創新意志和投入,是華為在美國的惡意打壓下,仍然屹立不倒繼續發展的重要原因。”他說。

 

近年來,深圳接連擔當起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等重要戰略任務。深圳已構建起“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崛起,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全國平均水平的8倍,專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16年居全國首位。如今,深圳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已成為全國的一面旗幟,創新成就舉世矚目,正闊步邁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

 

 

 

他認為,充分鼓勵創新,把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導戰略,關鍵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在社會經濟活動中,企業與個人具體承擔了創新職能。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為企業和個人的創新創造條件,并在企業和個人創新過程中,平衡各方面的利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項系統工程,最為緊迫的是加快科技體制改革步伐,構建有利于創新的市場環境、政策環境和公共服務體系,破除影響創新要素自由流動的瓶頸和制約,進一步激發各類創新主體活力。

 

“因此,深圳要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必須在城市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上有進一步的突破,在體制機制上繼續大膽創新。”高尚全說,深圳不僅要在自身的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上有大的突破,而且要在全國發揮先行示范帶動作用,并最終引領理論上的創新。

 

深圳應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中起中流砥柱作用

 

 

 

 

“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進程中,深圳應當發揮中流砥柱作用。”談起正在加緊建設中的粵港澳大灣區,高尚全首先這樣判斷。

 

1993-1997年,高尚全擔任香港特區預委會和籌委會委員、經濟小組組長,為香港回歸進程中的經濟穩定和發展做協調工作。“那個時候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確保香港平穩過渡和穩定繁榮。經過努力,香港平穩度過了亞洲金融風暴等一系列風險的沖擊,實現了繁榮發展。”高尚全說。

 

“香港作為成熟的市場經濟體,具有特殊的優勢。香港要在未來全球經濟格局中發揮更大作用獲得更大發展,就需要背靠內地,發揮自身優勢,從內地汲取要素資源結合本地優勢,并布局全球。”他強調,在這個進程中,香港必須保持社會和諧穩定,任何經濟體都不可能在社會動蕩中獲得發展。近年來,香港出現的一些風波震動,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不過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進程中的一點雜音而已。大灣區發展得越好就是對那些雜音最有力的回應。

 

 

 

 

不久前,香港國安法獲全國人大常委會全票通過并開始實施,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和更好地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提供了堅強保障。為此,他指出,深圳應該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戰略機遇,增強核心引擎功能,全力做好“深港合作”這篇大文章,推進更緊密更務實的深港互利合作,加快兩地“軟硬”聯通、實現共贏發展,激發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正能量,攜手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深圳應當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龍頭地位和作用。”高尚全認為,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關鍵在創新。深圳是大灣區城市群中創新活力最強的城市,也是經濟總量最大最活躍的城市。深圳在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優勢明顯,無論是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建設,還是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都賦予了深圳新的歷史使命,期望深圳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

 

 

 

 

他表示,世界級灣區必然是世界級的金融創新高地。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深圳應大膽探索粵港澳金融創新,形成金融創新發展優勢,建設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范窗口。深圳應利用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契機,攜手港澳,在國際海事、海運機構、國際貿易規則、港口體系建設等改革上先行先試。

 

他還提出,深圳應加快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和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力度,探索在前海建設面向港澳全面深度開放的特別合作區,加快建成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著力打造“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發揮前海示范引領作用。

 

“我相信,深圳一定能夠在這樣的戰略大機遇中成為建設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的領頭羊!”高尚全說。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