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改革動態 > 本會新聞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的科學指引

時間:2021-07-24 01:41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第六個專題“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收錄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在2018年7月6日至2019年11月26日期間有關改革越到深處越要擔當作為論述的節錄、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講話的一部分。這些重要論述真實而生動地記錄了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聚焦重點難點問題,不失時機推進重大全局性改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的歷史進程。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全面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蹄疾步穩推進各方面改革,改革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有力推動了各項事業發展。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報告以“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概括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這其中,全面深化改革居于十分重要的位置?!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碇小陡母镌降缴钐幵揭獡斪鳛椤窂娬{:“當前,我國改革發展形勢正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外部不確定因素增多,改革發展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問題導向,因勢利導、統籌謀劃、精準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問題上出實招硬招,推動改革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這些重要論述,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事業發展沒有止境,深化改革沒有窮期。這個階段的改革,必然會進一步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的調整和制度體系的變革,改革的復雜性、敏感性、艱巨性更加突出。改革越到深處越要擔當作為,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面對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對各種復雜情況和風險挑戰,我們要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強大動力。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推進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黨中央在制度和治理體系建設方面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2018年2月,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對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作出頂層設計和全面部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切實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強調:“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黨和國家管理活動各個環節、各個層面、各個領域的相互關系和內在聯系構成的有機整體,既有機構層面的,也有職能層面的。”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改革任務總體完成,實現了對黨和國家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的一次系統性、整體性重構,初步建立起適應新時代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全面回答了“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政治問題,既闡明了必須牢牢堅持的重大制度和原則,又部署了推進制度建設的重大任務和舉措。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這些重要論述,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要以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主軸,增強以改革推進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自覺性。要抓緊就黨中央明確的國家治理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備的制度進行研究和部署,實現改革舉措的有機銜接、融會貫通,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推動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推動全黨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碇小陡母镩_放四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強調:“在堅持黨的領導這個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原則問題上,全黨全國必須保持高度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絲毫不能動搖。”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許多重要場合,圍繞進一步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特別是通過深化改革、著力從制度安排上發揮黨的領導這個最大體制優勢等方面發表了許多新的重要論述。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這些重要論述,我們深刻地認識到: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把握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為有效發揮黨的領導這一最大優勢提供完善有力的體制機制保障、堅實的組織基礎和有效的工作體系。要不斷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確保黨更好擔負起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職責使命。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碇小肚袑嵃阉枷虢y一到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上來》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這要求必須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做到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讓人民群眾真正從改革中獲益。在這一思路指引下,黨中央通過一系列有力改革舉措,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織就起密實的民生保障網,實現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許多新期待、新要求。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這些重要論述,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按照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的工作思路,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不斷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以人民滿意不滿意為評判標準,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群眾的意見和要求、批評和建議,真抓實干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要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歷史性解決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

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實現新突破是推動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九大以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及日益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改革開放四十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強調:“只有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鑒于此,黨中央先后出臺推進結構性去產能,大力實施普惠性減稅降費,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制定外商投資法及實施條例,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增設上海自貿試驗區新片區,在海南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制定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等規劃綱要,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使中國經濟的活力、韌性和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這些新舉措新發展思路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堅定不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大力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深邃思考。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的這些重要論述,我們深刻地認識到:發展仍舊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必須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指導方針,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切實把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做實做好。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