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我會樊剛副會長參加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南海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并發言。
樊綱建議,要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更加重視美國以外的其他市場。“目前我們不僅在高新科技領域落后,如信息技術領域、芯片、AI、區塊鏈等,許多傳統產業中也存在短板,雖然我國產業門類很齊全,但是許多產業仍處在低端或中低端,不少領域還受制于人,如精細化工領域,目前有10萬種產品,我們現在只能做3萬種,且多數在中低端,還有大量的發展空間。”他建議,下一階段要重點補短板。
參加座談會的其他幾位專家分別是,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江小涓,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王昌林,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原副總裁朱民,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陸銘,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全球與當代中國高等研究院院長鄭永年等。專家代表先后發言,就“十四五”規劃編制等提出意見和建議。
在認真聽取大家發言后,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重要講話。他強調,“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要著眼長遠、把握大勢,開門問策、集思廣益,研究新情況、作出新規劃。他表示,專家學者們做了很好的發言,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對“十四五”時期發展環境、思路、任務、舉措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參會的其他專家提交了書面發言,請有關方面研究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