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線上座談會召開,與會經濟學家就《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結合兩會最新精神展開相關解讀與研討,為新時代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獻計獻策,推動中國打贏疫情經濟保衛戰、布局經濟改革攻堅克難、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我會會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彭森應邀出席座談會并發表主旨演講。
彭森會長在發言中指出,此次《意見》發布事關重大,尤其是在如下三個方面指明了改革方向:
第一,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關鍵還是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始終是改革的一個核心問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的方向,就是充分的尊重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一方面要加快建立高標準、完善的市場體系,在市場中高效配置資源的領域,在市場機制有效調節的情況下真正讓市場發揮作用,讓市場主體成為市場的主體,成為配置資源的主體;另一方面還是要堅持進一步的轉變政府的職能,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市場資源的直接配置和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堅持競爭中性的原則非常重要。
第二,在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點在于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這是當前改革的兩大重點任務。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現代產權制度是市場經濟的基石,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也是改革的成敗關鍵,要通過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來實現資源配置方式的優化和改進,要根據不同要素的屬性,市場化程度的差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的配置的體制機制。
第三,在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強化法治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必須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基本導向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制度,這是我們研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的著力點,要有法可依、依法用權、依法履職。
會議由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謝富勝教授主持,出席會議并進行座談的其他專家有: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偉;南京大學原黨委書記洪銀興;南開大學原副校長逄錦聚;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胡樂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一級教授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劉守英;中國人民大學《教學與研究》主編邱海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李義平;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陳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