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從有關部門獲悉,根據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最新發布的中國改革熱度第三方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防城港市改革熱度在廣西排名第一、西部地區131個城市中排名第7、全國337個城市中排名第19。其中,經濟、政治、社會三大領域熱度得分均位居廣西第一。
——開放合作體制改革亮點紛呈。成功承辦上海合作組織首屆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防城港口岸擴大開放通過國家驗收,防城港保稅物流中心于2019年12月31日封關運營,自主研發互聯網全流程邊境游自助辦證系統并在國內率先啟用;簡化跨境自駕游手續,開通“三個一”、“一站式”查驗服務窗口,車輛通關時間縮短為3分鐘/輛;深化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和跨境經濟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擬訂了跨合區創新行政審批工作方案以及建立推進跨合區政區協同發展聯動工作機制的實施意見;在全區率先試點廣西邊境口岸互聯互通信息平臺二期系統工作,實現邊民互市貿易人民銀行結算全流程真實性核查。
——經濟體制改革縱深推進?;旌纤兄聘母镌鷮嵧七M,國有企業管理運營方式健全完善;審批環節進一步精簡,70%的事項授權科長及科員審批辦結,80%的事項實現當場或當天辦結;啟動廣西唯一一個進一步完善企業簡易注銷登記改革試點;推動創新體系建設,成功引進了5家知識產權第三方機構、培育了1家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2家自治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培育單位。
——黨建引領和紀檢監察護航蔚然成風。精心打造“海上黨支部”“十萬山下黨旗紅國門黨建”等特色黨建品牌;防城港市新時代黨群服務中心正式運行,印發《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方案》等“1+3”配套文件,探索打造全域化城市黨建服務品牌,推行“居民點單、組織下單、在職黨員干部接單、黨工委反饋”服務模式;率先在全區出臺《紀檢監察機關推動優化營商環境 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聚焦大企業、大項目開展優化營商環境“護航行動”。創新建立巡察組巡前聽取市委、市政府領導意見的機制、高質量推進村(社區)黨組織巡察工作等10多項制度機制,推動巡察工作提質增效。
——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全面鋪開。完成第三批員額法官、員額檢察官遴選;開展聘用制書記員轉任工作;推行獨任檢察官和檢察官辦案組相結合的辦案組織形式,探索民主黨派參政議政新模式,市檢察院與民革防城港市委會聯合成立“同心合作工作站”。狠抓“雪亮工程”建、聯、管、用各項重點工作,建設共享GIS地圖、政法云盤等平臺;開通122項網上公安業務,實現20項交管業務“一站式”辦理。城市管理網格化實現“一個遙感動態圖、兩張網格、三套表單、落實四個責任”。
——民生事業改革碩果累累。成功通過全國第一批社保標準化先行城市的創建驗收,全市共有30%以上的建制村開展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多元處理機制,推行舉證期限和答辯期間征詢制度?!皡^域醫聯體”、“縣鄉一體化”建設深入推進;推進藥品招標采購制度改革;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實現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即時結算。防城港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獲國家文旅部正式授牌,完成全市81個貧困村公共服務中心建設。
——農村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蹄疾步穩。各縣(市、區)完成土地確權檔案規范整理和數字化。完成全市一張圖測繪,得到自治區確權辦通報表揚。推動農村信用體系可持續發展,對面向信用等級為A級以上、公示無異議的信用戶發放的貸款,按照核銷額的20%比例由政府予以代償。打好脫貧攻堅“四大戰役”,全面落實“兩不愁三保障”;開展節能“雙控”評價考核,建立節能審查實施情況定期報送機制,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出臺《生態防城港建設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