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劉勝軍:中國改革如何破除既得利益藩籬?

時間:2021-07-24 01:26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標志著重啟改革的開端。《決定》列出的60項改革任務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亮點,凸顯新一屆領導“實質性改革”的決心,兌現了習李上任后的改革諾言,也印證了中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這次三中全會前所說的“改革范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比缃窬嗳腥珪岩粋€多月,重啟改革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味道也逐漸顯現。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制定出一個好文件,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關鍵還在于落實文件”。

 

  中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警示,“我們經歷了多少次三中全會,改革決定都是寫得很好。但遺憾的是,每一次落實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折扣。”

 

  中國改革,曾經失去十年。

 

  上世紀90年代,當時的中國總理朱镕基大刀闊斧推行改革,國企破三鐵、重整銀行體系、推動國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市場經濟基本體系、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為21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印證了“改革是最大的紅利”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遺憾的是,這種良好的改革勢頭并未延續下去。過去十年,隨著國企扭虧、中央政府財政收入改善、經濟增速回穩,改革壓力開始下降。與此同時,改革步入深水區,利益的誘惑導致改革喪失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改革出現了停頓甚至倒退,口號式改革、忽悠式改革甚至“以改革之名行擴權之實”現象不斷出現。

 

  一邊是政府權力不斷擴張,擠壓市場空間,李劍閣也曾指出“這幾年政府強化監管,我個人覺得已經到了不能理解、不能容忍的程度?!绷硪贿厔t是國企改革不進反退。過去的十年中,國企不僅未退出競爭性領域,反而在房地產等競爭性領域遍地開花。盡管1999年十五屆四中全會《關于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對企業及企業領導人不再確定行政級別”,但至今國企高管依然保留行政級別。一個很好的例子是,中組部20123月宣布將中國人壽保險集團、中國人民保險集團、中國太平保險集團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升為副部級單位,其組織關系及人事權已統一由保監會移至中組部。

 

  還有在利益驅動下出現的法治倒退。重慶唱紅打黑堪稱破壞法治的高潮,地方政府公司化、權貴資本崛起,致使腐敗出現全面失控態勢,房叔、表叔此起彼伏,劉志軍、劉鐵男爭奇斗艷。在徐明、丁書苗之流大快朵頤的時候,大量企業家開始為自我保護而移民海外。

 

  回顧過去十年,失敗的改革為數不少: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打破壟斷、政企分開、政府從經濟建設向公共服務轉型等一系列關鍵任務,但幾乎沒有被執行;2005年促進非公經濟發展36條無疾而終;2010年的新36條同樣如此;2010年國資委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不了了之;2011部委三公經費公開,難言實質性突破;被寄語厚望的2012年溫州金融改革,沒有什么建樹;20112012年的郭樹清股市新政亦黯然收場……

 

  那么,這次全面改革是否會例外地不打或者少打折扣?

 

  任何改革的過程都是各種力量、利益的復雜博弈,能夠實現多少實則取決于正能量與負能量的消長。

 

  目前阻礙中國改革的藩籬主要有三個方面:意識形態阻力、既得利益阻礙和官僚主義慣性,其中破除既得利益尤為艱難。

 

  所謂意識形態阻力主要存在兩個思想誤區:一是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國有經濟。因此,《決定》在呼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市場競爭”的同時,再度重申“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釋放出相互矛盾的信息。第二個誤區父愛主義情節,害怕“一放就亂”。以上海自貿區為例,上海自貿區公布的首份負面清單,被批評為沒有任何突破,顯示官員仍不愿真正放開,不信任市場的力量。上海自貿區有關金融改革的內容,也顯得過度謹慎。

 

  而既得利益從廣度、深度和數量上都非常驚人,如何應對既得利益阻力顯得非常棘手。那么誰才是需要打破的既得利益群體?

 

  所謂既得利益,是指在現行制度安排下能獲得特殊利益的群體。以此標準衡量,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全面改革若能執行將對以下幾個群體造成沖擊:

 

  首先是手握大權的政府部門?!稕Q定》提出要讓市場機制發揮決定性作用、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這意味著政府部門的權力將大大收縮;《決定》提出IPO實行注冊制,意味著堪稱“中國最大審批權”的IPO審批權將退出歷史舞臺。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高西慶最近回憶說,“我最早時候到證監會不久,證監會剛成立沒幾天,我們在開會時,我覺得證監會的發行審批這個權力不應該有,應該放出去。但有人就告訴我,不能這樣說,不然把證監會的飯碗砸了,我才知道證監會還有飯碗的問題?!笔∫韵碌胤剿痉í毩ⅰ⒕幙椀胤秸Y產負債表、加強人大預算審核權力、規范征地制度縮小征地范圍等改革,有望約束地方政府公司化的亂象?!稕Q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也將有效約束政府那只“到處亂摸的手”。

 

  國企次之。過去十年,國企的日子很好過。2010年“兩桶油”的利潤輕松超過民企500強利潤總和。但須知,國企的巨額利潤主要來自壟斷地位以及在土地、稅收、貸款等方面的優惠。由于央企分紅幾乎不上繳財政,導致央企利潤成為央企內部人的“唐僧肉”。近年來,央企腐敗丑聞不斷并非偶然,尤以最近的中石油窩案為典型。

 

  當政府部門和國企成為主要既得利益集團,這對改革絕非好消息。盡管利益集團在任何國家都是客觀存在,但中國的情況更為特殊。政府部門不僅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因此,改革很容易陷入“政府革自己的命”的悖論。一個人如何自己揪著自己的頭發離開地球?所以才有不少學者斷言改革已死。

 

  再次,官僚主義的慣性不容忽視,在絕大多數時候,官員不可能公然反對改革,但他們會以官僚主義的手法拖延,研究再研究,一個很小的問題也可能經年累月沒有進展。例如,上海自貿區于2013年3月李克強總理來滬考察時提出,20139月底掛牌,直到12月初央行才公布自貿區金融改革意見,但即使這個意見也缺乏足夠的細節,所以企業和投資者依然需要繼續等待和觀望。一個地方的局部改革都如此緩慢,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動《決定》60條改革難度可想而知。

 

  那么促進改革的正能量何在?

 

  首先,《決定》列出了60項改革任務,其中一些任務比較明確、具體,越具體的方案實施可能性越大;其次,設定了2020年時間表,以此倒推,可以方便社會各界監督方案的進展;再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將有助于超越部門利益,克服既得利益和官僚主義的障礙。

 

  當然,最具根本性意義的可能“正能量”還是政治家的領導力。突破既得利益的藩籬不外乎三種途徑:第一,既得利益者的覺悟,即高西慶所謂“靈魂深處的革命”,這種可能性在現實世界中極少發生;第二,來自民眾的壓力,這種壓力雖然重要,但既得利益可以假裝視而不見,久而久之民眾的不滿可能演變為破壞性的社會力量。突尼斯、埃及等國發生的悲劇即為例證,這條路也是任何執政黨都不希望發生的;第三,政治家的領導力。在中國的現實權力體系條件下,能依靠的也就是這一點。政治家的領導力之所以能成為突破既得利益的關鍵,是因為它既是威脅性的力量,具有強制力,也可以是感召性的力量,能激起認同和支持。

 

  政治家作為官僚集團的領袖,在中國的政治中被賦予了獎懲官僚的法定權力。因此,如果政治家能“不拘一格降人才”,象鄧小平當年破格提拔朱镕基一樣唯才是用,體制內的改革者將獲得更大的空間。更關鍵的是,政治家必須敢于撼動那些對改革陽奉陰違的官員,否則難免出現“政令不出中南?!钡木置妗r任總理的朱镕基在1998年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發表講話時強調,“如果本屆政府都是‘好好先生’,我們就對不起人民,要做‘惡人’,不要說‘我們現在這個社會已經變成庸人的社會,都不想得罪人,我不同流合污就行了’,這樣想是不行的?!睘榱送苿咏鹑诟母?,朱镕基曾打破常規,自己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只有在官僚體系中建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獎懲機制,官員們才會“真”改革。

 

  在中國這樣自上而下的權力構架中,在尚無法觸動權力運行規則的情況下,政治家的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往往更為有效,所謂上行下效,打鐵還需自身硬實則是中國權力實際運行的既成規則。如果國務院率先落實全國人大的任免權、監督權、決定權、立法權,把自己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那么各級地方政府將更為容易地接受地方人大的制約和監督?!靶袆儆谘浴?、“上行下效”,這樣的道理并不難理解。

 

  對于目前中國新一屆政治家的領導力,從目前的種種表現而言,筆者認為尚可以選擇對此抱以期待。領導力要求敢于觸動利益,動真格的。從習近平厲行整風運動和鐵腕打虎的力度看,無論其用意如何,他的做法是認真的。習近平上任一年來,已有12位副部級以上高官落馬。作為“經濟總管”的李克強總理,顯示出對市場經濟的深刻理解,“不搞刺激”、“保持定力”、“改革是最大的紅利”等言論,顯示出他對推動政府自我革命的強大決心。而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我們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這些承諾能否應驗實則直接決定著改革的進程。

 

  當然,《決定》改革內容要100%得到落實,是不可能的。但即使只落實50%,中國也很有希望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型,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改革會打幾折,取決于政治家的抉擇、勇氣和智慧。但同時,政治家的行為又會受到社會輿論和民眾期待的影響,“政治家就是民眾的一面鏡子”,如果民眾能告別“犬儒主義”,關注、支持、參與改革,那么改革就會少打一些折扣,國家就會多一分希望。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