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李君如: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如何形成

時間:2021-07-24 01:26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接受本報專訪:

 

  全面小康、黨的建設都要通過改革開放來實現 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

 

  人物重磅

 

  李君如,出生于上海市,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央黨校原副校長,中共中央直屬機關僑聯主席。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院院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曾任中宣部理論局副局長、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兼任中國改革開放論壇副理事長、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政協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權理論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常務理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會會長。

 

  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的改革進行了總體部署,引發全世界關注。

 

  如何準確理解中央全面深化改革思想?這場改革中,我們可以有怎樣的理性期待?帶著這些問題,近日廣州日報記者專訪了我國著名思想理論專家、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

 

  李君如談全面深化改革六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啃硬骨頭的改革。

 

  第二個特點是各項改革協同配套系統推進的全面改革。

 

  第三個特點是在深化改革中,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核心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第四個特點是摸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辯證統一的改革。

 

  第五個特點是要按照改革的內在規律來推進改革。

 

  第六個特點是堅持改革的方向性。

 

  全面深化改革

 

  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第一次

 

  廣州日報:如何看待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歷史地位,從什么視角能更好地理解這場改革?

 

  李君如:十八屆三中全會以非常鮮明的改革形象展現在世人面前,它的歷史地位已經載入史冊。鄧小平說,我們一定要形成一個具有改革開放形象的領導集體。他說過,新的領導集體上來以后,要做幾件人民滿意的事情,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更大膽地改革開放,另一個是抓緊懲治腐敗。

 

  如果把鄧小平的這些政治交代作為新的領導形成后的領導方法理論來研究,并且把這個理論作為參照系,來看習近平主持中央工作一年多來所做的工作,我們可以非常清楚地體會到,他是始終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主線,一手抓改革開放,一手抓黨的建設和懲治腐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綱

 

  廣州日報:如何解讀習近平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發表的講話?

 

  李君如:習近平在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后發表的第一個講話就是他的施政綱領,他集中講了黨中央貫徹十八大精神要做六件事。第一件事,實際上是個綱,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第二件事,圍繞這個綱,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學習實踐;第三件事,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各項事業;第四件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五件事,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第六件事,深化改革開放。從這六項工作的安排上,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六件事的邏輯和我們一般的黨的話語體系的邏輯不盡相同,有獨特之處。一般的話語體系中,如果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綱,然后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最后是黨的建設。習近平這六項施政綱領,抓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綱,全面推進建設小康社會各項事業和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最后落腳到改革,也就是說無論是全面小康、民生、黨的建設,都要通過改革開放來實現。

 

  ●廣東之行關鍵詞是改革

 

  廣州日報:十八屆一中全會后不到一個月習近平就來廣東視察,對此你的觀察如何?

 

  李君如:2012年12月7日習近平就南下,到了深圳、珠海、佛山和廣州。當時媒體關注的熱點,是中央領導輕車簡從,沒有封路,給社會公眾留下的印象,就是廉潔、親民、嚴于自律的領導形象,但是他此行的重點和關鍵詞是改革。

 

  從廣東回京后,2012年12月31日,習近平主持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學習,學習的主題是回顧改革開放歷史,總結改革開放經驗。請了兩位專家講了改革開放的歷史,然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習近平成為黨的總書記以后,以這樣一種非常鮮明的改革開放形象來展示我們黨的工作思路。所以,十八屆三中全會作為一次全面深化改革的會議,不是偶然的。從十八屆一中全會他的講話一直到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文件發布,再對照其間他的舉措和一系列的講話就知道,他是在強有力地推進中國的改革。所以要理解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中國到2020年的綱領,就要很認真、細心地讀懂習近平的治國理政思想,尤其是他的全面深化改革思想。

 

  ●“五位一體”的全面深化改革

 

  廣州日報:你一直關注從媒體透露的信息來觀察領導人的改革思想和治國理念。三中全會前,你已經從媒體上解讀到不少信息?

 

  李君如:實際上習近平已經不斷地通過媒體向外界披露他的思想。舉個例子,今年6月8日,習近平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安納伯格莊園同美國總統奧巴馬會晤時,第一次向外界披露“我們也正在研究推動中長期全方位改革方案”。

 

  第二次,10月7日,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習近平告訴大家,中國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總的是要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難題,消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第三次,10月23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明確告訴大家,我們將在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并作出總體部署。我們必須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社會創新活力。

 

  第四次,11月2日,在會見21世紀理事會北京會議外方代表時,習近平又一次告訴大家,再過幾天,我們就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綜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進行總體部署。

 

  從全會召開前習近平關于中國改革議題的一系列講話中,我們可以注意到,他強調中國新一輪改革是“全方位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綜合改革”,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統籌推進的全面改革。除了五位一體的改革還加了軍隊和黨的建設制度的改革,是7大領域的改革。這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第一次。

  談改革攻堅期

 

  “留給我們的是硬骨頭”

 

  廣州日報:根據你的觀察,習近平的改革思想有哪些特點?

 

  李君如:我認為習近平的改革思想確實是繼承了鄧小平和歷屆黨中央的改革思想,同時也從他所處的歷史方位出發,具有自己的特點。我認為他的改革思想有六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啃硬骨頭的改革。規范化的語言是:中國的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改革思想。實際上10年前,我們就已經意識到,中國又一次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啟動新一輪改革。因為原來那種發展方式難以為繼,所以黨的十六大以后就提出了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

 

  總結過去5至10年所走的路,使我們深刻體會到,中國改革處于經濟轉型期以及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用習近平的話來說,好啃的骨頭已經啃掉了,留給我們的是硬骨頭,所以他是站在新的起點上不斷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他是以一種大無畏的勇氣和智慧去領導改革。

 

  第二個特點是各項改革協同配套系統推進的全面改革。他的改革思想如同我前面說的,主題是六個字:“全面深化改革”。我們讀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時不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一般的政治用語來理解?!吨泄仓醒腙P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體現了習近平鮮明的改革思想,就是不僅是要“改革”,還要“深化”,不僅要“深化”,還要“全面”。這樣的改革繼承了鄧小平和歷屆領導集體的改革思想,又反映了今天實踐的要求,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改革思想。

 

  十八大報告里已經提到了這個思想,十八大報告里有個標題,叫做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這是兩個“全面”,當時許多人關注第一個“全面”而忽略了第二個“全面”,注意到了“五位一體”的發展,忽略了“五位一體”的改革。

 

  十八大以后,尤其是在部署十八屆三中全會期間,習近平以非常鮮明的語言講,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因此,他提出“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币簿褪钦f,他認為“全面改革”不是線性推進的全面改革,而是各項改革同配合推進的系統工程。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思想。

 

  第三個特點是在深化改革中,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核心是要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全面深化改革是有重點的,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這個重點就是經濟體制改革。

 

  有些人希望這次改革重點是政治體制改革或社會體制改革,而這次改革的重點依然是經濟改革。為什么呢?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沒有變,依然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推動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相適應,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在經濟體制改革中,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這是多年改革開放的重要經驗,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應該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這一論斷抓住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本質特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修改,明確了政府在配置資源中不能再發揮決定性作用,是《決定》的又一大亮點。

 

  第四個特點是摸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辯證統一的改革。習近平提出在今天攻堅的改革中,改革的方法要把摸石頭過河與加強頂層設計辯證地統一起來。他用非常鮮明的語言說,“摸著石頭過河”就是摸規律,從實踐中獲得真知?!懊^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要在加強頂層設計的前提下進行,加強頂層設計要在推進局部的階段性改革開放的基礎上來謀劃。為此,他強調在領導改革的過程中,我們既要加強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同時也要繼續鼓勵大膽試驗、大膽突破,不斷把改革開放引向深入。上海自貿區為什么叫試驗區,就是要摸著石頭過河。

 

  第五個特點是要按照改革的內在規律來推進改革。習近平提出把“摸著石頭過河”與“頂層設計”結合起來的改革方法論,是為了探索中國改革的內在規律。在湖北調研期間,他明確提出要研究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在規律和五大關系,即他強調指出的:“應對當前我國發展面臨的一系列矛盾和挑戰,關鍵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這里講的五個關系,可以說是目前我們認識到的改革的規律性。

 

  第六個特點是堅持改革的方向性。習近平在湖北考察明確指出,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我們的立場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大膽探索、勇于開拓,也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后行。

 

  談政治體制改革:

 

  首先要保障人民幸福的生活

 

  廣州日報: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其中也提到政治體制改革,該如何解讀?

 

  李君如:習近平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以經濟體制為重點的改革,必須要有其他體制改革的配套,尤其是政治體制改革。在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做說明時,關于政治體制改革,他強調了兩個問題:第一是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第二是堅持依法治國,加大法治的力度。

 

  習近平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的人才能知道。而且中國這樣十多億人口的國家,一旦社會出現動蕩斷裂,后果不堪設想。

 

  我曾經說過,政治體制改革需要考慮三個終極目標,第一是中國的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人民能夠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第二是社會能夠活躍而有序地發展,而不要出現斷裂和動蕩;第三是國家要強大,在國際上要有地位。這是政治體制改革和其他改革需要考慮的三大終極目標,如果把我們把這個社會搞得動蕩不安,經濟也搞不上去了,老百姓怨聲載道,這種民主,我說白送給我們都不要。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