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成效,取決于這個領導小組的力度。甚至最難啃的硬骨頭,需要領導小組的掌門人才能拿得下來。沒有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就難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度,難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
領導小組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協調的任務就不小。其中最關鍵的、最核心的,乃是在如何啃硬骨頭、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上。
眾所矚目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如此“頂級配置”,足見中央堅定推進改革的決心和信念。
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總綱,一個最引人注目的焦點,就是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啃硬骨頭,作出了總體性的設計。因而,人們普通擔心的是,如何把這樣一份體現民意、體現進步的好方案執行到位。
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也強調,一分部署,九分落實,行動具有說服力。誠然,各級黨委政府的落實都必須不折不扣,任何一級一域的走樣,都可能最后影響到改革的成效。但最根本的落實力、最重要的執行力、最強大的推動力,還是有一個推進改革的核心機構。這也是中央在改革總綱中專門提出要成立領導小組的原因所在。
從領導小組的職責看,負責改革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具體講,就是統一部署全國性重大改革,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協調各方力量形成推進改革合力,加強督促檢查,推動全面落實改革目標任務。這顯然是為了更好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保證改革順利推進和各項改革任務落實。
的確,領導小組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協調的任務就不小。其中最關鍵的、最核心的,乃是在如何啃硬骨頭、如何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上。這背后,涉及的是深刻的利益調整。動誰的奶酪,誰都不會高興,誰都會有一大堆不能改革的理由,誰都會有一套不愿意改革的對策,甚至誰都有可能逆勢而行,走與簡政放權相反的路。
改革要管住那只閑不住的手,關鍵時候需要壯士斷腕。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但真到了依靠市場能辦事的時候,政府卻要插一杠子怎么辦?一些政府部門占著利益不撒手怎么辦?顯然,大到簡政放權,細至探索實行官邸制,沒有強有力的手腕,很難搬得動擋道的利益之巨石。這個強有力的手腕,就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在此意義上講,改革的成效,取決于這個領導小組的力度。甚至最難啃的硬骨頭,需要領導小組的掌門人才能拿得下來。沒有非凡的勇氣和智慧,就難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氣度,難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氣魄。
中央對這個領導小組的“頂配”,讓社會公眾對全面深化改革更添信心。從十八大以來大“老虎”們紛紛落馬的態勢到全黨轉作風抓鐵有痕的狠勁,人們已看到改革正穩步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