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 聚焦改革 > 全局改革

譚浩?。喝嫔罨母镯氈卦谌矫?ldquo;動刀”

時間:2021-07-24 01:24

十八屆三中全會制定改革藍圖規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制定改革藍圖方案,全國上下共同繪制改革藍圖,這就是中國新一輪改革即將展現的面貌。

 

  全面深化改革,必然要向以下三個方面開刀,各項改革才能順利推進,并真正釋放出巨大的改革紅利。

 

  首先,就是部門權力。眾所周知,過去中國的改革,都是中央定原則,政府抓落實。而政府落實的抓手,則是各職能部門。這就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部門的權力越來越大,部門能夠支配的利益越來越多,形成了所謂的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格局。具體到某項改革事務上,部門與部門之間,不是首先考慮如何改革,而是考慮如何將本部門的權力和利益最大化,如何盡可能地多掙一些權、撈一些利,多推卸一些責任、多推掉一些義務。最典型的,就是幾年前的醫療制度改革,多個部門為了爭權奪利,已到了完全不顧面子的地步,所制定的十多套改革方案,也可以說根本沒有辦法實施。最終,還是時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的李克強親自掛帥,才拿出了一個相對客觀公正的方案。即便如此,從方案中也可以看到許多部門利益平穩的痕跡。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繼續依靠政府職能部門來推進改革,就有可能會成為一句空話,并出現部門與部門之間爭吵不休的現象。到頭來,所有的改革方案,都有可能是“四不象”。與其等待出現了問題再去改,不如從起步開始就先向部門權力開刀,讓部門沒有辦法再為了自身利益去阻撓改革進程。

 

  可以肯定,在“深改組”直接領導下制定出來的改革方案,一定會超出現部門利益平穩的舊套路。而政府職能部門面對這樣的改革方案以及“深改組”的要求,不會也不敢再為了部門利益去成為改革的阻力。所以,從這個角度考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直接主導改革,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以有效消除來自于政府職能部門的阻力的。而一旦新的改革方案能夠得到實施,權力部門化、部門利益化的問題也可以有效解決。

 

  其次,就是既得利益。如果說三十年前的改革,只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和觀念問題,改革就能順利推進的話。今天的改革,不僅要解決思想認識和觀念方面的問題,還要沖破堅硬的利益蕃蘺。因為,這些年來,在中國已經產生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并形成了無數個利益集團,且很多利益集團之間已經結成了緊密的聯系,甚至形成了堅固的“利益鏈”。

 

  如政府職能部門,很多就變成了一個個的利益集團,并與其他利益集團交錯在一起;又如高收入階層,一定程度上也結成了利益同盟,并對高層決策具有強大的話語權;再如壟斷企業,很多已變成潑不進水的利益團體,且內部形成了若干利益集團。

 

  而從改革來說,最根本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對利益格局進行重新調整,在既得利益者已經大量出現、利益集團已經大量形成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強勢推進改革的組織者、指揮者,要想沖破利益蕃蘺,難度可想而知。搞不好,就會倒在起點上。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直接主導改革,無疑將對沖破復信蕃蘺、沖破利益集團的層層阻力、擊破既得利益者設置的層層障礙,將具有十分重要而積極的作用。從這個角度分析,新一輪改革與上一輪改革相比,應當層次更高、力度更大、沖擊力和滲透力更強。而且可以肯定,在改革領導小組直接主導改革下,既得利益者要收斂得多、小心謹慎得多,自然,改革也必然相對容易得多。

 

  其三,就是地方保護。中國的改革,是從地方率先開始的。正是有了地方的首先闖關,并取得超出預期的效果,才使得中央在制定改革政策和方案時,阻力大大減少、壓力有效減輕。

 

  但是,隨著改革的深入,地方不僅慢慢地失去了改革的動力和勇氣,也逐步地在地方利益保護下,形成了一個個的改革阻力。如在財稅方面,地方政府為了自身利益,就做出了不惜一切代價推行“土地財政”并大肆負債的政策,導致各種矛盾頻發;又如征地拆遷,從實際情況來看,有些地方的征地拆遷工作已經完全脫離了經濟社會發展實際,脫離了老百姓所能承受的能力;再如公共事業發展,地方政府基本處于一種只顧眼前、不顧長遠,只顧政績、不顧效果的狀態,導致社會資源大量浪費。尤其是在經濟結構方面,為什么會出現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很大程度上,就與地方利益保護密切相關。等等,地方儼然已經無力依靠自覺擔當改革重任,而必須從上到下下達改革任務,讓地方不再為了利益保護而成為改革的阻力。

 

  如果這三方面的阻力消除了,在制定具體的改革方案、推行改革方案、執行改革政策時,就不會遇到那么多的阻力、那么大的壓力。中國的改革,不僅將全面步入新的階段,也將有效帶動中國經濟步入“第二春”。

成片免费的禁v影片